第A04版:焦点新闻

同庆农民丰收节 江苏主场在华西

华西“高举旗帜庆丰收” 纳入“全国全媒体直播”

  本报讯(晚报记者 宋超/文、摄)昨日,华西村龙希广场一片欢腾,广大农民朋友相聚在这里庆贺丰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江苏不仅是一个经济大省,也是一个农业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省“三农”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省粮食总产连续多年稳定在700亿斤左右,去年达到732亿斤、是1949年的4.9倍;农民年收入突破2万元,是1954年有统计数据时的235.8倍;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我们以占全国1%的土地,生产了全国5.5%的粮食、6.5%的蔬菜、3.9%的肉类和5.7%的禽蛋,实现了占全国6.4%的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今年的农民丰收节,主场活动继续安排在华西村。开幕式上,中国名村村书记代表共同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振兴乡村”的倡议,举行了以“高举旗帜庆丰收”为主题的群众自编自演的文艺表演。

  同时开展的丰收集市、新农菁英展示、江南农具农事展示、米食长桌品尝、“天南地北华西人”趣味运动会等“庆丰收”互动参与活动,展示展销了一批反映无锡本地特色的非遗文化、农副产品,全面展现了无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成果。

  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组织中小学生参加田间课堂活动,让他们体验收割、脱粒、烘晒等传统收稻谷农事,并请农民分别讲述传统和现代的收割方式,学习农业新科技,传承中华农耕文化。

  据悉,2019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苏活动,以“1+5+N”形式开展,即办好1个省级主场和5个分场重点活动,鼓励每个市(县)重点支持培育至少1项丰收节庆活动。9月以来,全省各地以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为主题,突出农民主体,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点,广泛开展了民俗表演、特色农产品展示、农民体育赛事、农事体验、农民文艺演出、书画摄影作品展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喜闻乐见的活动。其中,华西“高举旗帜庆丰收”、启东开渔节暨农民丰收节、徐州马庄村“牢记重托”庆丰收、泰州兴化古朴唐庄农民丰收节4地活动被纳入“全国70地庆丰收全媒体直播活动”,数量居全国第一。

  特写

  在丰收集市,人们品尝着各种各样的糕点,欣赏着古琴制作、灰土雕塑、麦秆画艺、盘纸艺术、竹篾制品、璜土铜艺、通草堆画、锔瓷、糖画等非物质文化成果。这些传承人多数是农民,突出非遗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作用,这也是他们另一种的丰收。

  现场制作展示的芦花靴让年轻人感到新奇和赞叹,这种鞋子在经济困难时期曾经是人们过冬御寒的稀缺品,它是多少代人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