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走在礼社老街上,祥和宁静的氛围是它有别于今天其它门市林立的古镇的特色之处。老街的尽头是人家,曾经茶馆中的侃侃而谈被如今家门口的唠唠家常所取代,几把老式藤椅围坐一圈,一杯热茶仍然在手,只是人群中少了外地来客,多是留居本地的老人在交换当日见闻。
位于无锡、江阴、常州三市交界的礼社,南临太湖,北枕长江,京杭大运河支流五牧运河由南向北贯穿全境,水给礼社带来了灌溉和运输的便利,这个临水而兴的村庄作为一个小社会,在“礼”的大旗下,有声有色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2008年礼社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成功入选中国首批传统村落名录。
礼社街的缘起
礼社原称“吕舍”,南宋官员散骑郎吕文缨定居于此,成为当地吕氏的始祖。吕氏在此繁衍生息,吕舍由此得名。三百年后,一个叫做薛琚的人到来,改变了这里的命运。薛琚官虽不算大,可他治家理财有远见。薛氏边耕读传家,边经商理财,同时发展织布印染等手工业,从最早居住地的北面,一家挨一家地开起了店铺,扩充这原来简陋的街市,新的街道逐步形成,这条街也成为了薛氏的发祥地,薛氏参照自己祖居地“仁舍”之名,给自己的居住地取名“礼社“,成为了这里的正式名称,也就是今天的礼社街。
早在明清时期,礼社街就成为商业集散地。礼社街全长250多米,街面用12行青砖侧驳拼成6行“人“字形,街道中段稍宽并向北略弯,人称”龙形街”或“元宝街”。两旁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市面兴旺、应有尽有,1956年当时的无锡县商业部门对全县乡镇私营商业进行基本情况登记,礼社的38家商店中有南北货店6家,猪肉店2家,理发店5家,药店3家,还有染坊、蚕种场等,其中不乏百年以上的老店。
当地居民介绍,至清末民初,这里已经办起了新式小学、中学,学生学起了英语、物理、数学、化学,学有成就的还远渡重洋,留学英、法、日;这里基础设施完备,开了发电厂,照明有电灯,还有人逢年过节回乡探亲都要带无声电影在街上播放,甚至请了摄影师回来拍纪录片;在经济上,粮食贩运和蚕茧收购更是称雄一方,有贩粮船四十余艘,茧行十多家;属于礼社地主的土地在嘉庆年间就达到了四万多亩,远在四五十里外的武进郑陆桥,也有礼社的土地三四千亩。
舞出国门的“中国龙”
走进礼社古街之前,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定是九龙宫,置身乡间,这样一幢颇为气派的古式建筑实在引人注目。这幢村里专门放置龙灯的房子落成于“玉祁舞龙队”最辉煌的时代,见证了这项民间艺术为村庄带来的欢乐与荣耀。
“玉祁礼社‘龙舞之乡’的盛名早已远扬在外,最辉煌的时候,村子里可以拉出九条‘巨龙’。”作为今天礼社唯一一名“玉祁龙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吕武谈起昔日成就,感慨又心酸。“礼社龙灯最大的奥妙在节子”,吕武介绍,做节子要安装三根筋,其中两边两根筋,背上一根龙骨筋,慢慢地掰成六角型或三角型的花格子,再安装木头把子,复杂的工艺保证了他们手中的“巨龙”始终饱满扎实。“就和我们舞龙人一样,稳扎稳打在各行各业经营,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一出精彩的龙灯节目是对体力和毅力的双重考验,在吕武看来,扛得起龙灯的人,一定是吃苦耐劳的。
过去,每逢佳节和重大庆典活动,龙舞队都会自发组织走村串巷“调龙灯”,在那个娱乐匮乏的时代,这一传统项目曾是周边村庄孩童心目中最期待的过年节目。近二十多年间,玉祁舞龙队成果丰硕,独创“螺旋翻滚”“塔盘”“荷花龙”“中”字、“国”字等特色造型,多项动作入选国家规定套路。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元宵节大型文艺演出,在十三届江苏省运动会开幕式上上演“九龙腾飞”,1999年6月更代表中国民间龙舞艺术团出访加拿大,获加拿大政府颁发的最高荣誉——金龙奖。
“去加拿大当时都是自掏腰包,8000多元的路费抵得上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但队员都争相前往。”尽管已不知多少次谈起将“中国龙”舞出国门的经历,吕武依旧心潮澎湃,二十年前的事仿若昨日。当年的老家伙们依旧是今天舞龙队中的主力,年近五十的吕武也还是放不下手中的龙头,这曾让他感到颇为无奈,“经济发展为年轻人引入了丰富的文体活动,村里留下的也多是老人,最怕这一传统项目断在自己手中,后继无人。”所幸如今重大活动时,九龙宫前翻腾飞舞的“巨龙”已重回大众视野,与当地小学的合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还有一支由残疾人组成的特色舞龙队即将亮相。
“油酥饼”里的儿时记忆
外皮酥脆,内里松软,一口咬下满口留香,嘴边还会留下一圈碎渣,这家在礼社老街开了近三十年的油酥饼,是让不少人心心念念的礼社风味,也是走出礼社之后难以忘怀的儿时记忆。58岁的洪祝群和先生二人经营这家店铺,几乎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今年中秋节之前他们足足熬了五个通宵,油酥饼的紧俏可见一斑。
“老家附近没有厂,买了张地图骑着脚踏车一路溜达,转到礼社的时候发现这里没有大饼铺子,就留了下来。”1992年30岁的洪祝群在礼社开起了第一家大饼店。最初行的是老家的手艺,经礼社当地居民指导改良,形成了今天的油酥饼。
酒香不怕巷子深,地处老街的大饼常常吸引常州、江阴的食客驱车前来品尝,老主顾赴北京、上海走亲访友时也不忘捎上两箱,甚至还成为了周边工厂发放的员工福利。声名渐响的大饼申请成为了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天要卖出上千个。“天最热的时候生意也最好,凌晨4点就开始有过路人来做生意了。”为此,洪祝群从凌晨三点就要开始忙碌起来,去年,洪祝群把店从老街搬到了主路上,这家人气旺铺的搬离让不少人颇为唏嘘。
老街里的老店诉说光阴故事
如今的礼社老街上店铺不多,老店更少,开了四十年的理发店已能称得上是这里的“古董店”。做了四十年剃头匠的吴阿姨一直驻扎于此,从未挪步,即便如今门厅冷落,也坚持开张。王阿姨介绍,十八岁时她继承父亲衣钵开始学手艺,那时候厂子不好进,剃头是个成本比较低的活。店里不会做花里胡哨的造型,就是最基础的剪发剃头,打理清爽,即便如此,从前生意好的时候也要从早忙到晚,几乎没时间休息。如今基本只能做些老生意,来者大都是老人和小孩,以前老街兴旺时,附近来礼社“上街”的人也还保留着找她理发的习惯,时常打电话和她预约时间。
身居老街四十载,王阿姨印象最深的是老街上的茶馆。礼社曾有茶馆十余家,大多集中在西街闹市地段,各色人等忙里偷闲时,都会到茶馆喝茶、吃早点,有些人还挎只竹篮,顺便买些小菜回去。一盏茗茶在手,老朋新友,皆可围坐一桌,高谈阔论。每家茶馆还会在墙上显眼位置贴上小红纸条,上书“莫谈国事”。
西街薛范之大门西侧有几间平房也曾开过茶室,茶客大多为财主、富户中的年长者,也有教书先生和郎中,他们谈古论今,兴致所至,有人还会展示扇面,共赏书画。个别茶馆上午供茶,下午开赌局;中街张记茶馆还曾是斗蟋蟀的热闹之地。茶馆较大的还可兼作书场,礼社也是书码头,书场几乎座无虚席,本地听众逢唱必达,还有新村、刘庄、黄泥坝等周围的老听众,甚至邻县武进也有不少老听客。
“旧社会民间发生纠纷,常常在茶馆里摆台面吃茶,‘讲理信’。”人员聚集地总少不了热闹可看,王阿姨最爱看的热闹正是茶馆中的“讲理信”——矛盾双方当事人及调解人边吃茶边摆事实讲道理,由调解人辟酌,判明孰是孰非,并提出处理意见,理亏的一方要付茶资。面红脖子粗的纷争时常就在这样的氛围下化作一团和气。
修复保存的“俊杰摇篮”
礼社自古名贤辈出,著名的老一代经济学家中,孙冶方、薛暮桥皆出于此,还涌现出“一门四博士”“兄弟两院士”。近代实业家、教育家薛明剑,国家特级工艺美术大师薛佛影,书画名家秦古柳以及“两院”院士秦伯益等均诞于此地。据统计,礼社村走出来的高级职称人才有120多人,按全村人口计算,平均每30人就走出了1名“教授级”人才,被誉为“教授之乡”。
百米老街里藏着多处名人故居,秦古柳故居、薛暮桥故居、孙冶方故居昭示着此地曾经的繁华,在这些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深宅大院中,石库门、方砖楼、雕梁、花园等旧时风貌一一呈现。 薛暮桥故居,位于薛家浜南岸,坐南朝北,三间四进一备弄。建于1884年,第一、第二进都是砖木结构平房,第一进是廊屋,第二进是厅堂,两进之间隔一个天井。第三进为楼房,与二进之间天井,天井里至今还保留着一棵建屋时种下的腊梅,整幢房屋的特点是一进高过一进,俗称“后高”,寓意子孙一代胜过一代。孙冶方虽出生于玉祁镇南街的当场,但他的祖辈世居于礼社,在孙冶方诞辰百年之际,玉祁镇政府将他们的世居建筑修复为“孙冶方故居”。
向当地的老人随口打听礼社的“古董”,老人口中一定绕不开 “九十九间半”。九十九间半由薛氏十七世薛谦培建造,主要供自己乃至薛氏家族堆放粮食之用,是一幢位于西街薛家浜北岸的砖木结构建筑。薛谦培官至直隶州周判,见多识广,故以“内观分室独立,外观连成一体之布局”设计,前后共九进,有天井、小花园、晒场。风格不重的飞檐走角,仓廪栉比,气势恢宏。这幢建筑坐北朝南,门前就是旧时礼社赖以与外界往来的主要通道薛家浜。白墙黛瓦的“九十九间半”曾是当地的粮管所,“最热闹的时候,门前码头的船只要排起长队,一眼望不到尽头”,住在薛暮桥故居斜对面的薛夏君仍记得儿时所见的盛况,这些景象至今仍时常在他脑海中徘徊。
(陈钰洁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