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02版:我们眼中的城市地标

蠡湖新生 绿心绽放

  蠡湖旧影(资料图)

  蠡湖旧影(资料图)

  蠡湖,与太湖北部的梅梁湖相接,是太湖伸向无锡城市的内湖。上世纪70年代以来,原本鱼虾游动、水草茂盛的蠡湖成了太湖水污染的重灾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无锡人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蠡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先后投入近百亿元,历经六年艰辛治理,终于换得一泓碧水。蠡湖治理思路也为湖泊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样本”。

  蠡湖,与太湖北部的梅梁湖相接,是太湖伸向无锡城市的内湖。世纪之初,当不少城市一味追逐GDP时,无锡人已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启动了蠡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先后投入近百亿元,历经六年艰辛治理,终于换得一泓碧水。

  焕发新生的蠡湖如今成了无锡的城市“绿心”,起着净化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气候、维持区域水平衡、提供动植物栖息地等重要作用。

  从头开始

  最近,不少“老无锡”在西蠡湖边散步时欣喜地发现,蠡湖又像上世纪80年代那样长水草了。渤公岛通往蠡湖公园的木栈道悬湖而架,以南的蠡湖水域深绿色的水草随波摇动,一些区域已连成片,犹如水下森林。

  环蠡湖38公里修建了蠡湖大桥公园、蠡湖中央公园、渤公岛生态公园、水居苑、长广溪湿地公园、宝界公园等15个具有完整游览要素的公园,以及蠡湖展示馆、高攀龙纪念馆、金城湾健康知识长廊等多个科普场馆。不少到过蠡湖的外地游客都有体会:环蠡湖骑行一周,不用花一分钱,随处都能饱览美景。蠡湖成了华东地区最大的开放式公园。

  蠡湖又称五里湖,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围湖造田、筑塘养鱼,加上沿岸不适当的开发,原本鱼虾游动、水草茂盛的蠡湖成了太湖水污染的重灾区,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2002年起,无锡全面实施蠡湖水环境治理工程。孙志亮是蠡湖治理的参与者,也是见证者。2002年11月28日,他赴任蠡湖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经过缜密的思索和反复实地考察,在科学编制规划的同时,孙志亮提出了“六个先行”、“三个同步”的设想。

  实施如此大规模的环境建设和整治工程,在无锡建设史上也无前例。“当时我想,我们没有可借鉴的范例,只能自己去摸索;没有成功的经验,只能自己去实践。”孙志亮说,作为综合治理太湖、梅梁湖水环境的一期工程,当时市委、市政府要求通过治理蠡湖为太湖流域治理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全面实施蠡湖生态清淤、污水截流、退渔还湖、动力换水、生态修复、湖岸整治和环湖林带建设六大工程。

  成功样本

  历经六年艰辛治理,蠡湖水面面积由原来的6.4平方公里恢复到9.1平方公里,38公里沿岸建起了305.5万平方米的生态公园和防护林带,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呈总体下降趋势,水质从劣五类提升为三类水。属于国家“十五”重大科技项目的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及工程,也在蠡湖建设中顺利实施。

  蠡湖水环境治理的成效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肯定。2004年5月,国务院全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现场会在无锡举行,总结推广“蠡湖经验”。蠡湖办先后获得第23届国际滨水中心环境景观设计最高奖,2006年建设部人居环境范例奖等。次年,孙志亮被建设部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工作者,2008年又获全国绿化奖章。值得一提的是,联合国官员多次到无锡考察,对蠡湖的生态环境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并将其作为联合国生态示范区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教育基地。

  如今,成为无锡城市客厅的蠡湖风景区年接待游客1200多万,先后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以及江苏最美水地标(水工程)等。目前,通过定期观察,蠡湖风景区湿地内保护鸟类新增一种红嘴鸥,秋冬季渤公岛区域红嘴鸥数量有40余只,鸥鹭岛白鹭数量由30余只增加到100余只……

  蠡湖的重生,也意味着太湖治理跨出了成功的一步,其治理思路为湖泊治理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样本”。2008年底,无锡市委、市政府成立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用8年时间攻坚克难,终于将太湖水质从劣五类提升到四类水。2016年3月,无锡又明确以河道综合整治为总抓手,“1+4”方案精准化治太,无锡治太进入全新的2.0版本。

  “当初无锡水域的水质是太湖最差的,如今已好于全太湖平均水平。”市生态环境局太湖处负责人罗清吉说,去年太湖无锡水域就已恢复到1997年以前的水平,较2007年治理前“年轻了10岁”。2019年上半年,全市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太湖无锡水域水质总体符合Ⅳ类水平,定类指标总磷浓度0.065毫克/升,同比下降20.7%;43个国省考断面中,优Ⅲ断面比例74.4%,同比上升30个百分点。

  纵 深

  碧水、蓝天、净土

  三大攻坚战齐打响

  太湖水质提升的同时,近年来,大家能直观感受到:“无锡蓝”越来越多了,空气也更加清新。在无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牢固树立,有力推进了大气污染防治地方立法、能源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度,无锡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2.3%,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成为全省唯一“双达标”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年度考核综合评分全省第一,省生态环境厅专门向市委、市政府发出贺信。

  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负责人王海明表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治气难早已是共识。无锡之所以能率先打破瓶颈,一方面离不开铁腕治污,保持高压态势;另一方面得益于凝聚各方强大合力,久久为功。

  土壤污染防治是关乎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的民生大事。除了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净土保卫战也在无锡悄然打响。去年以来,全市26项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工程项目全部完成或达到时序进度。同时,无锡全面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完成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样品采集、制备、流转、检测等各项工作,全面启动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完成2000余家企业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也同步展开,制定出台《无锡市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联动方案实施细则》,切实加强污染地块联动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