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大剧院位于太湖之滨、蠡湖南岸,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建筑高度达50米。从空中俯瞰,覆盖整体建筑的八片飘逸的“翅膀”,赋予了大剧院“振翅欲飞”灵动感,好似一只蝴蝶轻轻落于城市的亲水之畔。白天整体建筑优雅壮观、夜晩绚丽辉煌。
一年到头,大剧院好戏连台,用文化浸润着人们的心灵,播撒下高雅艺术的种子……
提起无锡的文化地标,人们会给出不同答案,但终归是锡山龙光塔、崇安寺老钟楼和无锡大剧院的支持率最为靠前。
龙光塔重新修缮,容光焕发;老钟楼全面加固,原貌再现;无锡大剧院好戏排满全年——新老文化地标筑起文化高地,赋能城市蝶变。
今夜有戏
清晨,76岁的退休高工王巨榛在湖畔散步,萨克斯的雄浑悠扬传入耳鼓。循声走近,一位女士正在吹奏,他坐下静心聆听。乐声止歇 ,王巨榛感叹,“您吹得跟无锡大剧院里的一样好。”在无锡人的心目中,坐落于蠡湖南岸的无锡大剧院是优质艺术的代名词,而它的建筑本身就是艺术。著名喜剧表演艺术家陈佩斯形容无锡大剧院如白色风帆,更似蝴蝶翅膀,在太阳照耀下熠熠发光。
无锡大剧院系出名门,由芬兰PES建筑事务所和上海建筑设计院共同设计,芬兰设计师佩卡·萨米宁亲自操刀,地上七层、地下一层,总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身高超过50米。正因为新颖的“翅膀”造型营造出蝴蝶飞舞的意象,无锡大剧院也被誉为湖畔之蝶。萨米宁说,无锡大剧院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自然结构是最美的,而在花园城市中建“艺术花园”,更应该体现这一理念。无锡大剧院是萨米宁的得意之作,除了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建造外,它还拥有诸多创新:夸张的八片“翅膀”屋顶、大厅内波浪形的玻璃幕墙,为了凸显江南气质和环保理念,无锡大剧院还是世界上首个大量使用竹材的城市剧院。
无锡大剧院今年的演出将达到260多场,于是,一年到头,好戏不断的无锡大剧院时刻“占领”着无锡人的朋友圈。据悉,无锡大剧院自2012年5月首演至2018年12月,共计演出场次1218场,平均票价115元,平均上座率76.8%,观众满意度99%。依托北京保利院线演艺资源优势,无锡大剧院运营七年来,成功推出了“新春演出季”“漫步音乐节”“市民音乐会”“城市戏剧季”“打开艺术之门”和“秋冬经典演出季”六大系列演出品牌,特别是连续举办了七年的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让市民近距离欣赏到世界一流的高雅艺术。
精神寄托
无锡市级文保单位锡山龙光塔的修缮牵动人心。人们感叹,盛世修塔,宝塔也必将给无锡带来吉祥。始建于明代的龙光塔是文风塔,历史有记载的重修达10多次。新中国成立后,龙光塔于1955年、1957年、1965年、1976年、1993年、2000年先后6次重修,这次是第7次。宝塔于今春修好后,吸引着众人登山祈福。400多岁的龙光塔活力四射,是无锡人的精神寄托,也将继续见证和参与城市的日新月异。
无锡文化地标中,省级文保单位崇安寺老钟楼即始建于1912年的无锡县图书馆旧址,也堪称几代无锡人的精神寄居所。无锡市图书馆迁至钟书路1号已有17个年头,讲座、展览、文艺活动贯穿全年,但老钟楼承载着很多人难忘的记忆。无锡市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王进雄还记得,当年在老钟楼,梅雨季里图书馆曾全员出动保护古籍以防虫蛀。2012年,无锡市图书馆古籍书库改造完成,书库恒温恒湿,书柜都是防蛀的樟木柜,古籍宝贝再也不怕黄梅天了。市图书馆也在持续进行馆藏古籍的数字化。不管是书籍保管条件,还是读者利用情况,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时代发展,无锡市人民大会堂、工人文化宫、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等文化地标相继出现,软硬件设施全面提升,不断丰富着百姓们的精神生活。今年7月,原版音乐剧《猫》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连演8场,场场一票难求,这让大会堂经理陆伟东喜出望外。无锡市人民大会堂始建于1950年,原址复兴路134号,1998年4月移址太湖广场北侧永和路2号重建,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1999年9月30日建成投入使用。时至今日,大会堂仍然是锡城市民看演出的主要场所,引进的演出也越来越丰富和多元。
声 音
让城市
更有“气质”
文化的引领从来都是润物细无声却又坚定有力量。以前,无锡人喜欢赠票看演出;现在,无锡人网上抢票分秒必争,热门演出提前几个月售罄那是常事。不管是大会堂经理陆伟东,还是无锡大剧院总经理韩明,他们都有着相同的愿望:让剧场在艺术普及、培育市场的同时,更能起到艺术引领和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让城市更有气质。
无锡是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设立的首个分会场城市,2012年至今,活动惠及约30万人次的观众。今年开始,无锡分会场更名为“太湖文化艺术季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无锡分会场”。一个月里,数十场国内外精品舞台剧将来锡争奇斗艳。经过七年来无锡分会场的艺术普及和推广,锡城市民听得进、听得懂交响乐,也养成了曲终方鼓掌的良好观演素养。去年,无锡分会场的闭幕式演出是芭蕾舞剧《堂·吉诃德》,无锡观众的热情深深感染了来自古巴国家芭蕾舞团的舞者。演出结束后,演员们感慨,无锡观众的掌声和欢呼,让他们使出浑身解数,跳得更富有激情和张力。
无锡演出运营方做过分析,无锡观众对于经典剧目和流行演出最为追捧,尤其是话剧。十多年前,陈佩斯来无锡演出话剧《阳台》曾遇冷,不但票房惨淡,连演出场所都不能保证。十多年后,陈佩斯的《戏台》在锡一演再演,场场爆满。无锡观众对话剧冷热态度的转变,也反映出人们艺术素养的提升。陈佩斯表示,在中国的很多城市,观众缺少话剧观赏经验,也就没有欣赏话剧的习惯,但随着城市开放度的提升和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支持,这一现象正在逐渐改观。就无锡当下的演出市场而言,话剧会很叫座,因为无锡是开放的“大码头”。
登锡山赏龙光塔,相约老钟楼合张影,夜晚漫步蠡湖畔,走进大剧院看演出……在无锡的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很“文艺”。
(晚报记者 张月/文 无锡大剧院供图 除署名图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