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看无锡

九旬老人用一本特别的邮集为新中国庆生

  王庆福老人

  开国纪念贴片

  九旬老人用一本特别的邮集为新中国庆生

  本报讯(晚报记者 黄孝萍/文、摄)你见过1949年国庆当天的邮戳吗?你见过音乐、视频和文字一体的电子邮集吗?老邮电王庆福今年90周岁,作为一名见证新中国成立的老人。他满怀着对祖国的深情,历时八个月将自己收藏的部分邮品整理成册,并在亲友们的帮助下,制作成为一本立体的电子邮集,以此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来到老人家中,老人眼睛和耳朵都不错,一点都不像高龄老人。他打开一帖邮品,里面有一张贴片非常珍贵,收藏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纪念(东北贴片)》全套四枚,已有些微微泛黄。这组邮票描绘了1949年开国典礼阅兵的场景。与之配套的还有一张明信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时发行的,里面最稀罕的是加印了一个1949年10月1日的邮戳,非常少见。该邮戳一直保存在上海,在国庆60周年时,上海有关部门出品了这张明信片,加盖了这个邮戳。王庆福说,这种属于珍品,他是和上海一位邮友交流时获得的,

  这次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制作了一个系列主题邮品集,名字就叫《壮丽70年,奋进新时代》。里面有许多邮票都是原地首日实寄,很有纪念意义。王庆福出生于1929年,18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南京解放时,对电话局的顺利交接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奉命来到无锡筹建自动电话局,随后又负责无锡县34个乡镇邮电所的巡查工作。从小就喜欢集邮的他有了更多的便利进行集邮。他有许多珍贵的邮品,“一生没有卖过一张邮票,最多就是和邮友交流”,王庆福说。

  2018年年底开始,他不顾年事已高,编撰了600多张贴片的纪念邮集,包括邮票、邮戳、明信片等。“先列出提纲,找到邮品,进行整理说明,然后又用了8个月时间集中整理”。在儿子和邮政部门的同事唐锡群协助下决定制作电子版邮票。从今年6月份开始,后援团又从600多张贴片中,精心选择拍摄了317张贴片,用了整整一个暑假,专注于图形处理,并耐心地把317张贴片分割处理为795个素材,按内容分为6个部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梦、北京颂歌等六个部分,加入音乐、文字、重大节点国家领导人讲话等视频制成电子邮集。“这样就把邮品搞活了”,王庆福说,邮品非常齐全,南京、徐州、扬州、常州等地有不少单位都向他要电子版。为了方便大家,他已让亲友把电子邮集上传到优酷网上,供大家参阅。

  观看这次国庆阅兵时,王庆福仿佛又回到了1949年的10月1日当天。没有电视机,全单位的人从下午2点开始,就集中到操场,挂上高音喇叭。下午3点,开国大典正式开始,广播里传来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声音。“大家兴奋极了,唱着各种红色歌曲,还有许多人扭着秧歌”,王庆福说,这种幸福和激动一起延续到晚上,大街上也全都是人。如今祖国又迎来了新的历史篇章,国力今非昔比,王庆福说,他由衷地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