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十年铸就品牌,千骑逐风湖畔。10月10日,南京银行·2019第十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暨无锡滨湖绕圈赛发车仪式在蠡湖之光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委书记李小敏,副省长王江,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副主席孙为民,省政府副秘书长王思源,省体育局局长陈少军等共同推杆启动赛事。省公安厅副厅长尚建荣,市领导黄钦、袁飞、华博雅、刘霞、韩晓枫,市政府秘书长张明康,以及省生态环境厅、文化旅游厅相关负责同志出席开赛仪式。省体育局副局长刘彤主持。
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是2010年由无锡发起、江浙两省共同打造的自主IP赛事,也是我国四大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之一。十年来,凭借优秀的参赛车队、精细的竞赛组织和一流的赛事保障,从仅有无锡滨湖一站的绕圈赛,到穿越江浙两省十多个城市的多日赛,赛事规格逐年提高、规模逐年壮大、影响力逐年提升,已成为“环太湖假日体育圈”的重要品牌,成为环太湖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平台。
本届环太湖赛为6站7日赛制,总赛程约630千米,横跨江浙两省,途经无锡城区和宜兴、湖州长兴、苏州吴江、镇江句容、淮安金湖。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1支参赛队伍、126名高水平车手,将在湖光山色中启程,展开激烈角逐,踩出动感节奏。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不仅职业车队数量、质量领先全国同类环赛,赛道线路设计整体难度相较往年也有所提升。其中,滨湖绕圈赛的比赛线路全长88.8千米,由蠡湖之光出发,不仅途经灵山大佛,还增加了太湖湖岸线的赛段长度,山峦叠翠、波光潋滟的太湖风景都将尽收眼底。
孙为民在致辞中表示,环太湖赛历时十载,已逐步打造成国际知名的品牌赛事。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环太湖赛的发展,不断推进并促进自行车运动成为全民健身的新热点,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陈少军表示,省体育局将积极贯彻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以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为平台,推动长三角区域体育合作交流,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生态等深度融合,为经济建设注入新动能、为生态文明增添新色彩、为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黄钦表示,无锡将继续秉持“高水准、高规格、高品质”的办赛理念,充分发挥国家体育产业基地的引领作用,全力以赴为运动员和观众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保障,努力将本项赛事办成一场弘扬体育精神、传播健康理念、彰显城市特色的体育盛会。(高美梅)
各大车队实力强劲 争抢冲刺点成绩
精彩比赛
昨天上午,2019第十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始了第一赛段——无锡滨湖绕圈赛的比拼。鸣枪声响,126名运动员身着各色骑行衫奋力向前“冲锋陷阵”。最终,来自大利亚圣乔治车队的迪兰·肯内特获得个人总成绩橙衫和积分总成绩绿衫,意大利日波·维尼梵蒂尼车队的依美利奥·齐马获得青年个人总成绩蓝衫,宁夏体彩力沃高士特车队的白利君获得大中华个人总成绩红衫。
此次为了让选手们有更好的赛事体验,组委会对无锡绕圈赛线路进行了优化升级。比赛路程为88.8KM,相较2018年略有增加,整体线路起伏较大,且有超一半以上的线路都是太湖沿岸线,烟波浩渺的太湖风光尽收眼底。此外,两个冲刺点分设在41.2KM灵山大佛处和66KM的十里明珠堤,在环山西路处多出现爬坡和连续弯道。记者发现,比赛开始后有多起试探及热身性质的进攻,但均没能持续太久;在接近位于41.2公里处,灵湖路灵山大佛的第一个途中冲刺点时,比利时旺蒂·戈贝尔车队鲍里斯·瓦利奋力冲刺拿下第一,凭借冲刺点减秒奖励从而竞争总成绩领先的目的性明显;依美利奥·齐马,意大利日波·维尼梵蒂尼车队冲刺主将拿下这个途中冲刺点第二名。
而第一个途中冲刺点过后不久形成一个单人突围大团紧追的局势:来自哥伦比亚麦德林车队的113号车手罗尔丹此后持续了长时间的突围,而他身后的大集团主要由比利时旺蒂·戈贝尔车队和以色列单车学院车队控制——这两支车队也是本届环太湖赛综合实力最强的车队。麦德林车队的罗尔丹随后顺利拿下位于66公里处,十里明珠堤第二个途中冲刺点的第一名,而紧随其后通过的大集团中澳大利亚圣乔治车队迪兰·肯内特·拔得头筹,获得第二个途中冲刺点的第二名。过后不久,大集团将罗尔丹追回,而罗尔丹也凭借英勇的进攻获得本赛段敢斗奖。第二途中冲刺点过后迎来比赛的最后阶段,多支车队的多名车手不断发起进攻,其中包括中国恒翔车队的两人联手突围,但均没能形成足够威胁。(马晟)
为筹备第一届比赛赛道 跑了1000多公里路
十年情怀
自2010年在无锡举行的UCI1.2级别,10个国家和地区的15支车队百余名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发展到今天的21支车队126名运动员参加,包含8支洲际职业队、12支洲际队以及1支地区队。环太湖赛进入第十个年头,已成为江浙两省政府合力打造的拥有自主IP的国际品牌赛事和我国四大职业公路自行车赛之一。而连续十年作为环太湖赛起始站的无锡,见证了环太湖赛从起步到逐步壮大的辉煌历程。
邹耀坤是这十年赛事的重要参与者。他原是滨湖区负责文体工作的负责人,如今已经退休的他,对环太湖自行车赛有着不可割舍的感情。“第一届环太湖自行车赛的时候,我就参与筹备了。”邹耀坤告诉记者,最早赛事落户无锡的时候,是非常艰苦的,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其他赛事可以参照,为了准备赛事跑道,自己在马山赛道跑了11圈,1000多公里。他回忆:“当时没有那么多设施,也没有那么多人手,我们只能通过自己跑赛道的感受,来添加物料确保安全。”
就这样年复一年,邹耀坤每年都会出现在赛事现场,他时常感慨,看赛事的变化主要是看交通设施的升级。此次赛事中铁马、警示标志、道路告牌等物料就有5000多套,回想第一届比赛的场景,有点可怜。其实第三届赛事的时候,交通道路保障就有了明显的提升,“自行车速度比较快,路程长,安全是非常重要的。”邹耀坤骄傲地告诉记者,自己身边有一群一起干活了多年的战友们,大家彼此熟悉,虽然大家年纪不小了,但干劲十足,因为对环太湖自行车比赛都有很深的感情,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它一步步发展升级,心里别提多开心了。(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