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新闻

5年采录10项,无锡非遗数字化工作全国领先

留存非遗之美,也要用得充分

  无锡纸马

  玉祁龙舞扎龙

  锡帮菜制作技艺

  上个月,无锡碑刻传承人黄稚圭因故去世。非遗传承人的老去和离开,带走的不仅仅是一段温暖的记忆。5年前,无锡启动非遗数字化保护“记忆工程”。至今,无锡已陆续为10项非遗建立数字档案。然而,非遗数字化不只是在跟时间和生命赛跑,在留住城市记忆的基础上,这份生动的档案终究要服务当下,让非遗更好地传承,让生活更加美好。

  阶段成果

  “记忆工程”全国领先

  非遗数字化的概念不算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社会各领域都在经历着因数字化而带来的变革,古老的非遗也不例外。相比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起步较晚。“无锡是较早开展非遗数字化记录工程的,2014年就启动了,全国领先。”无锡市文化馆副馆长李卓一从事非遗保护十余年,她深知非遗数字化这项系统工程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当年,根据市文广新局(市文广旅游局前身)的统一部署,实施了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三项国家级非遗的数字化保护“记忆工程”,并于次年举行了碟片首发。

  2014年至今,无锡组织实施了惠山泥人、无锡精微绣、无锡留青竹刻、无锡道教音乐、吴歌、无锡评曲、玉祁双套酒酿造技艺、无锡纸马、玉祁龙舞、锡帮菜制作技艺共10项非遗的数字化记录,完成了高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喻湘涟、高龄省级非遗传承人王木东、柳成荫的抢救性数字化记录。“明年,我们将继续开展包括曲艺类等5位高龄非遗传承人的采录。”李卓一表示,因为非遗拍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5年来,拍摄进度保持在每年一到两个非遗项目,随着政府保护和发展非遗的理念越发成熟,对非遗保护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从明年起,拍摄进度将加快。

  2016年,无锡市财政专门设立了非遗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扶持无锡市区范围内国家、省、市级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在无锡市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采购清单中,经常能看到“市级以上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数字化记录”的购买需求,每年都有企业成功申报。不但如此,市文广旅游局相关负责人提到,无锡已连续多年对非遗工作室交流活动、锡剧进村进社区演出、非遗展示等非遗传播活动进行了政府购买。在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这一创新举措中,无锡又率先尝试了购买非遗数字化等项目,积累了宝贵的“无锡经验”。

  存在困难

  拍摄成本高、要求高、难度高

  虽然有政府的支持,但非遗数字化本身是件难事,拍摄成本高、要求高、难度高。无锡现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1项、省级非遗项目51项、市级非遗项目133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位、省级非遗传承人23位、市级非遗传承人261位(均不含去世的)。由于衰老、疾病、不可抗力等因素,传承人的身体状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时间不够用,突发状况很多,有些已经做好拍摄计划,结果人突然走了,缺失了重要记录。”吴佳莉是无锡一家文化公司的职员,她从2014年起就参与拍摄无锡非遗项目。小吴透露,今年,他们在拍摄一位非遗传承人时,拍到一半,传承人突发脑中风,记忆受到影响。

  据了解,无锡拍摄非遗项目严格按照国家出台的非遗记录工作规范和操作指南实施。在拍摄过程中,由省文旅厅牵头,省非遗保护中心还要组织全国和省里的行业专家前来指导和验收,分期、分段进行审核、梳理,及时修改和调整。采集记录的内容主要涉及传承人口述、项目实践、传承教学等,以形成文献片、综述片等。“因为有口述部分,非遗的拍摄不同于其他影视拍摄,比较严谨,所有记录必须有证可寻。”吴佳莉感触很深,一些年迈的传承人,对于年份以及人和事的表述会有偏差,有的传承人不会表达,采录很困难,因此,对于这部分的口述佐证就变得非常困难,而同辈人大都已去世。

  从前期跟传承人沟通、制定拍摄计划、拟定拍摄脚本到拍摄,整个过程很长。2015年3月23日,无锡道教音乐传承人伍虎勇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记录下国家级非遗项目无锡道教音乐数字化采录的片段。道教音乐的拍摄历时近8个月,从春天拍到秋天。

  怎么拍那么久?“拍了口述,有些还要排练,东西很多,腔口、锣鼓……”伍虎勇说。据介绍,非遗项目的拍摄很复杂,有些项目主要拍传承人还好,像道教音乐等集体项目,拍摄难度要大很多。两年前的此时,在玉祁礼舍,玉祁龙舞的拍摄就动用了2架无人机,5台摄像机,要展现村民们从扎龙到舞龙的过程十分不易,光是组织起百来号人舞龙就要众人的配合。

  正视问题

  非遗数字化工程不能流于表面

  无锡在推行非遗数字化过程中,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传承人普遍年龄偏高,不能更好、更充分地表达其技艺,数字档案的价值就会打折,影响非遗的传承与知识的传播。无锡拍摄的10项非遗中,锡帮菜制作技艺的采录得到了多位锡帮菜传承人的支持,特别是成功采录到了锡帮菜鼻祖高浩兴的口述,全方位记录下锡帮菜的前世今生以及锡帮菜制作的操作规范,堪称活态“教科书”。今年7月,83岁的高浩兴因病去世,这份数字档案更显珍贵,对于锡帮菜的传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非遗数字化不能流于表面,一方面是在跟时间和生命赛跑,一方面也要让其真正服务当下,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非遗数字化的成果兼具档案性和教学性两大功能。”李卓一解读,它既非纪录片,也非文艺片,突出了科教功能。无锡留青竹刻省级非遗传承人乔瑜表示,非遗数字化不仅拍摄非遗传承人的生平,非遗工艺的每一个步骤、细节都要拍到。这样的成果就可以运用到非遗进校园当中,因为传承人有限、精力也有限,学生们通过观看视频能够详细了解非遗的历史和操作步骤,十分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播。在江大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张毅看来,非遗数字化本身是非遗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传统工艺进行采录,也是当代工艺发展的载体,有利于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使其丰富当代社会生活。

  据了解,无锡非遗数字化的标准是优先记录国家级、省级传承人,根据项目的濒危性,也记录一些年纪较大的(优先记录70周岁以上)市级非遗传承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非遗的存在状态,让非遗可以方便地走进公众视野。然而,数字化技术进入非遗保护领域,除了存储与展示的外在手段外,利用互联网、三维、AR和VR等数字化新技术还可以开发出非遗的多种传播应用模式,甚至能够内化为非遗自身的力量,成为非遗传承的必要手段。因此,有学者提出,数字化技术只有真正内化成非遗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才能真正发挥非遗数字化的作用。对于非遗数字化,我们要学习、理解和运用的还有很多。

  (张月/文 无锡市非遗保护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