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将全部对公众开放
垃圾焚烧发电厂是治污单位也是排污单位,行业敏感度高,“邻避效应”突出。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13日表示,为增进公众对行业的理解,到明年年底,将争取所有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全部对社会公众开放。
13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的“我是环境守法者”承诺活动在杭州举行。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圣元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负责人郑重承诺:“我是环境守法者,欢迎任何人员、任何时候对我进行监督。”
为了对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进行更严格、更科学、更有效的监督,生态环境部近日出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应用管理规定》,并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明确了自动监测数据可用于环境执法。
规范船舶登记 江苏实施“统一标准”
12月13日,记者获悉,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编制印发了《船舶登记工作指南》(以下称指南),进一步规范了江苏省辖区船舶的登记工作。
据了解,《指南》涵盖了船舶所有权登记、船舶(临时)国籍登记、船舶抵押权登记、船舶光船租赁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司法协助执行等授权范围内的全部船舶登记相关业务。全方位系统梳理了船舶登记工作相关法律法规,对船舶登记工作审批流程、执法文书与台账、申请表、审批单、船舶档案、授权委托书等文书信息做了详细的要求并统一了相应的工作模板。
《指南》的实施,对严格规范全省船舶登记工作质量,加强船舶登记工作管理,提供了更加全面系统的指导。今后,全省船舶登记工作将按照《指南》相关要求严格开展,并根据《船舶登记机关管理办法》等文件要求,对照《指南》对辖区内船舶登记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中国江苏网)
文化产业促进法拟规定: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应合法
据司法部网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草案送审稿)及其说明近日公布,并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草案送审稿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得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不得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等。
草案送审稿总则明确,本法所称文化产业,是指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以及为实现上述经营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等活动的集合。
(中新网)
我国科学家找到打开精子细胞“仓库”大门关键“钥匙”
我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精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翻译激活的重要机制,可以促进人们对精子形成生物学过程的认识和了解,并将为相关男性不育症的早期分子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策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细胞》13日在线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刘默芳研究组与国内外多家实验室合作,发现一种名为“piRNA”的生殖细胞特异性小分子,通过与生殖细胞特有的PIWI家族蛋白形成“PIWI/piRNA复合体”,可以打开精子细胞存储“仓库”的大门,并可以激活翻译其中一部分信使核糖核酸(mRNA)。
打开精子细胞“仓库”的一把关键“钥匙”,是一种名为“eIF3f”的真核生物翻译起始因子。该因子进入“仓库”后,可将那些具有特定标签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成功激活翻译,从而合成蛋白质,保证精子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