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焦点新闻

霜风偷拆一枝香

  定位  马山祥符禅寺原香积厨遗址旁  在《名录》中编号450,树龄420岁,树高5.8米,胸径(地径)394厘米,冠幅7平方米,是市区古树名木中仅有的一株蜡梅。

  时值腊月,乔木肃穆,百花凋零,大多数植物都安静地睡着,只有不畏严寒的勇者才在冬的沉寂中,迸发无限的生命力量。

  在中国文化中,最能代表腊月的时令植物当属蜡梅!马山祥符禅寺原香积厨遗址旁一株“老梅桩”正迎寒吐蕊,树龄已有420岁……

  历史随时产生,是人类活动的如实记录。我们立足的大地承载多少故事,这些故事或在史册书写详备,或语焉不详,或在民间口耳相传,或湮没无闻。但历史自有其恻隐之心,总有很多过去在大地上留下雪泥鸿爪,虽然不是全部。在众多的历史遗存中,古树名木是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堪称“活的文物”。它们在为大地增添景致韵味的同时,也记载着岁月更替、人世沧桑,诠释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

  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珍品,经历长时期的环境变迁和生态更迭,遭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各种考验而顽强生存下来,它们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和优良基因库。一棵古树,历经自然风雨洗礼和岁月沧桑沉积,对研究气候、水土、空气等自然资源变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古树名木还是文化的承载者,从一个侧面见证并记录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形成独特的人文资源,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根据2013年编制的《无锡市古树名木名录》(后文中均简称《名录》),无锡全市共有古树名木899株,其中市区500株(存世数以2013年统计数为准,树龄自2020年上推)。这些古树名木深深扎根在无锡大地,与人们朝夕相伴,构筑了一道道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讲述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我们将实地踏访这些古树名木,择其代表,在每周“写在大地上的历史”专栏中叙述其前世今生。

  一树一访

  老桩萌新干 暗香漫枝丫

  在寒梅芬芳的季节,笔者心心念念放不下一个地方。当真真切切站在这里,不得不惊叹时光的无意与有情。这正是一株蜡梅,枝干丛生,小枝密集,满枝丫都是花蕾。一两枝早发的蜡梅花迎寒吐蕊,花小而香,花瓣黄而狭尖,花心底紫色。具体而言,这是一株狗英梅,生长在马山祥符禅寺原香积厨遗址旁。它远望大佛,植于小灵山麓树林边缘,身后杂木森森,东侧是旧屋舍的断垣及一丛慈孝竹,西侧有老树石榴、黄檀等,南面开阔无遮挡。

  这棵蜡梅是年轻的,它茎干杂生,并无太多苍老龙钟之态,着花繁密,看上去生机无穷。然而,这棵蜡梅也是古老的——在《名录》中编号450,树龄420岁,树高5.8米,胸径(地径)394厘米,冠幅7平方米,是市区古树名木中仅有的一株蜡梅。数百年岁月沧桑,它早已不见主干,严格来讲只是一个老树桩。

  植物专家介绍,由于蜡梅的茎干中空,木质疏松,易腐性强,其枝干寿命较短,百年以上的蜡梅树实属凤毛麟角。蜡梅也有作桩景的,多以主根茎的形状取胜,花枝多为嫁接后的新枝,且枝条多为直通型,往往缺乏曲柔曼妙的造型。这样看来,即便祥符寺这棵蜡梅只是老桩新干,但数百年来萌生不断,实属难得。而当我们站在这大佛脚下,回看蜡梅所在的这座丛林的几度兴废,更觉得它太不容易。

  一树一 知

  花开似蜜蜡 此物非梅类

  蜡梅,很多时候也被称作腊梅。关于它的得名,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清初《花镜》载:蜡梅俗称腊梅,一名黄梅,本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放,其香又近似,色似蜜蜡,且腊月开放,故有其名。可以看出,一则蜡梅不属于梅花一类,二则其花色似蜜蜡故名蜡梅,三则因开在腊月亦可别称腊梅。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上,蜡梅属蜡梅科,落叶灌木;梅花则是蔷薇科,落叶小乔木。由于它们相继在寒冬腊月或早春时节开花,而且花形、花香相近似,以致常被误认为是同种。梅花色泽多样,但没有黄花。蜡梅花金黄似蜡,岁首冲寒而开,久放不凋,比梅花开得早。

  千百年的引育,蜡梅形成了丰富的栽培变种,有磬口梅、素心梅、虎蹄梅、狗英梅等。蜡梅与梅花在植物学上有区别,但在文化上有共通,一道构成了“梅文化”的范畴。古代吟咏蜡梅的很多,对其有所谓早梅、黄梅、寒梅等称呼,侧重于描述其色黄、其质蜡。李商隐咏其“知访寒梅过野塘”。南宋女词人朱淑贞咏其“天然金蕊弄群英,谁笑鹅黄染得成”。两宋之际的姚宽在其笔记《西溪丛话》(又名《姚氏残语》)中则称蜡梅为“寒客”。

  昆成/文 陈大春 生平/摄

  《国务院城市绿化管理条例》规定:百年以上树龄的树木,稀有、珍贵树木,具有历史价值或者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均属古树名木。

  《无锡市古树名木保护办法》明确:本办法所称古树,是指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树木。本办法所称名木,是指树种珍贵、稀有或者具有历史、文化、科研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古树名木分为一级和二级。树龄在300年以上,或者树种特别珍贵稀有,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研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古树名木,为一级古树名木;其余为二级古树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