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召开的无锡“两会”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民政局、市住建局、市教育局以及市人社局负责人,对无锡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一一回应,既有长三角一体化、工业企业资源利用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这样的“大民生”,也有养老金发放、就业、教育等“小民声”。
“大民生”
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的枢纽机场+全国性铁路枢纽
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找准定位,对无锡推进下一阶段、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针对于此从“大格局”“大手笔”“大力度”3个方面推动落实。其中,“大手笔”就是在“东向接轨融入、北向引领辐射、南向协同联动、西向湖湾一体”等四个方向,明确建设发展重点,形成全市域融入的“一盘棋”。
长三角一体化首先要解决互联互通的问题。他介绍说,下一步无锡要全力打造长三角区域性的枢纽机场,主要是对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启动快速脱离道的建设以及智能化航空管制功能建设,以提高进出港的航班量,以及硕放机场二跑道的前期研究等。
要打造全国性的铁路枢纽,加快南沿江城际铁路建设,推进盐泰锡常宜铁路、锡澄锡宜城际轨道线、苏锡常快线等建设的相关工作。无锡目前在南北向上缺乏客运专线,因此盐泰锡常宜是下一步重点推进的一条铁路。围绕推进苏锡常都市圈建设的苏锡常城际快线,目前前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力争在年内开工建设地铁5号线 同时规划建设6、7号线
同时,优化市区的地铁交通体系,最近正在草拟第三轮轨道交通建设线网规划,近期要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争取在年内开工建设地铁5号线。同时规划建设6、7号线,做好前期的报批工作。同时,还要完善区域的高速路网体系,包括苏锡常南部高速、常宜、宜长高速、宜马快速通道等,以及锡宜高速扩建、江阴第二过江通道的开工,推进江阴第三过江通道、锡太高速的前期工作。他表示,过江二通道、三通道的建设,是无锡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中北向去辐射、引领的重要举措。下一步无锡要在打通过江通道的瓶颈上下功夫。
此外,还要完善市区的快速路网和城市干道体系。加快推进凤翔路、高浪路的快速化改造,340省道无锡段建设,启动312国道快速化改造,新锡路北延工程(接长山大道)。312国道无锡段改造可更好衔接苏州快速路,而新兴路长山大道是锡澄一体化的重要工程。
正式实施水电气价格差别化政策
无锡是经济大市,也是资源小市,因此在工业企业资源利用上意义非常重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去年实施现代产业资金扶持差别化政策基础上,正式开始实施水、电、气价格差别化政策。在信贷方面、供地方面将向A类企业予以倾斜。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强化“亩产论英雄、质效为核心”的导向,坚持“激励”和“倒逼”双向发力,“投入”与“产出”综合考量,客观、公正、科学地对工业企业进行分类分档,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将高能耗、高排放、低产出的劣质项目拒之门外,以优质增量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为高效益高产出高技术高成长性企业“腾挪”出地理空间。力争实现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长7.5%左右,单位GDP能耗降幅完成省下达目标。建立重点产业集群企业库和主要产品目录,编制产业链图谱和招商目录,加快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骨干、创新服务平台为支撑的产业集群发展生态体系。出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三年行动计划和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新一轮发展规划纲要,推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建设国家集成电路“芯火”双创平台,创建物联网特色中国软件名城,加快5G网络建设和商用进程等。
“小民生”
今年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社保是民生之依,住房是民生之安。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今年要确保无锡年内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扶持自主创业2万人。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帮助职工提升技能的同时,帮助创业者成功创业、帮助重点群体实现就业。
继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1年4月30日,助力企业进一步减负增效;落实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有10亿元资金用于支持企业不裁员少裁员。计划安排3亿元资金专门用于企业职工技能提升。打造“创响无锡”城市品牌,提供政策对接、基地孵化、导师辅导和项目融资的一条龙服务,实现带动新增就业10万人。为3050名青年落实就业见习岗位,安排5亿元社会保险补贴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值得一提的是,无锡今年将继续调整养老金标准。国家公布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是每月88元,目前我省平均水平为218元,我市为500元。我市待遇水平虽然一直高于全省,但与苏州市相比还有差距。今年,我市将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力争实现与苏州市持平。
此外,还要实施贷款缴费政府全部贴息。因困难断保贷款缴费的,由原来的贷款期政府贴息,延长到贷款偿还期贴息。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居民参保人员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转移,提高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养老待遇。
推进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职业教育创“领航学校”
孩子的教育是家长最为关心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无锡在推进高品质示范高中建设的同时,下一步还要建成5所左右省职业教育“领航学校”。同时推进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建设,每个镇(街道)幼儿园、小学、初中均设置融合教育资源中心。培育一批现代化专业群,创建国家和省级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评选无锡市职业院校产业发展贡献奖。加快建设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江南大学江阴校区和宜兴研究生院。完成东南大学无锡国际校区一、二期工程并投入使用。支持无锡太湖学院加快建设硕士点;启动实施滨江学院三期工程立项,支持滨江学院转设为市属公办本科高校。持续开展教育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治理。重点做好校园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地毯式排查,全面整治校园安全隐患。
重点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居住体验
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无锡在老旧小区改造提标扩面方面,有哪些新思路、新举措?市住建局负责人表示,2019年,我市出台《关于开展宜居住区建设的指导意见》,将2000年以前建设的住宅区,都纳入改造范围。重点关注老年人等弱势群体的居住体验,如因地制宜配套助餐点、助浴点,公共区域无障碍化,对具备条件的旧住宅增设电梯;重点关注小区内安全隐患的消除,如建设电瓶车集中充电场所、整治飞线充电,增密消火栓、疏通消防通道、布控监控探头;将新技术、前沿发展方向的设施设备纳入改造提升内容,如建设新能源车充电桩,引入海绵城市建设元素。在软件方面,强化社区和物业的引导和管理职能,鼓励居民参与小区建设和管理,形成多方互动的良好格局,进一步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和居住满意度。
将完成儿童福利院易地新建主体工程
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全国首创的无锡市市区中低收入居民疾病医疗自费救助责任险和灾害救助责任险,经过新一轮签约这两项保险又“提标扩面”,将以市场化机制精准破解相对贫困问题。为更好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推动无锡养老服务工作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市民政局将进一步优化制度设计,加强各类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的衔接整合。
根据2020年为民办实事项目计划安排,今年将完成儿童福利院易地新建主体工程,市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一期竣工。开展婚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育婚姻家庭指导师200名,各地区为属地社区提供婚姻家庭教育课程不少于4次。新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不少于6家。 (晚报记者 袁晓岚 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