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昨从市科技局获悉,由我市相关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牵头或参与完成的14项科技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创历史新高。
首次获得工人技术创新类的项目
据介绍,无锡此次获得的具体奖项为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0项。由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的何光华主持完成的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是我市首次获得工人技术创新类的项目。
获奖单位近八成为企业
据了解,此次我市获奖的科技成果呈现出“三大亮点”。首先,获奖单位近八成为企业,凸显我市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我市共有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无锡供电分公司、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高科技企业的项目获奖,其中,无锡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第一完成单位的身份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企业科技创新意识明显提高,核心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获奖项目集中在我市重点优势产业领域
其次,获奖项目突破核心技术难题,彰显我市重点产业发展良好成效。细看获奖名单发现,获奖项目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交通、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我市重点优势产业领域。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主持完成的“基于全息感知的公安交通管控与协同指挥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和无锡华润上华科技有限公司参与完成的“高性能MEMS器件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有力彰显出我市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良好成效。
产学研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最后,企校联合研发攻关,产学研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我市企业获奖项目90%以上都是通过与东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完成,产学研支撑企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同时,针对驻锡科研院所的特点,我市实施“一所一策”,江南大学、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 3家驻锡高校和省部属科研院所获奖,既充分体现了我市省部属高校、科研院所在各自领域内技术深耕、研发应用的雄厚实力,也再次印证了家门口“富矿”的创新效应。(晚报记者 金恬伊)
■链接
黄旭华、曾庆存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规定,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黄旭华院士、曾庆存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务院批准,授予“高效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予“电化学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学研究”等45项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予“复杂机场高精度飞行校验技术及装备”等3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授予“农产品中典型化学污染物精准识别与检测关键技术”等62项成果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等3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授予“高品质特殊钢绿色高效电渣重熔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等22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授予“优质早熟抗寒抗赤霉病小麦新品种西农979的选育与应用”等160项成果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授予马丁·波利亚科夫教授等10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