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科技

想健身减脂? 你的体脂率可能 根本就没测准

  在衡量身体状况最基本的指标中,常出现“体脂率”一词,而在健身房中,检测体脂率更是成为了锻炼前的必选项。

  那么,体脂率是什么?在什么范围内才算达到健康标准?健身房和市场上常见的体脂率测试仪采用的是什么方法?哪个更为准确?带着问题,记者采访了深圳市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葛茜。

  减肥是减脂 不是减重

  “身体脂肪与肌肉含量会影响一个人的身材,体脂率是影响身材胖瘦的关键。”葛茜指出。

  体脂率指的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又称体脂百分数,反映了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

  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分别是女性为20%—30%,男性为12%—20%。运动员的体脂率可随运动项目而定,一般男运动员为7%—15%,女运动员为12%—25%。

  葛茜说,判断超重和肥胖的一个主要指标是体脂率,减肥也是要减掉脂肪,降低体脂率。男性体脂率高于25%、女性高于35%则属于肥胖,会影响身材,更会影响健康。如果身体的脂肪超标,体脂率在32%甚至35%以上就可算是较严重的肥胖。肥胖会提高罹患各种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减肥是减脂不是减重,但对于减肥塑形的运动爱好者而言,一味的追求低体脂率,也会危害健康。”葛茜表示,脂肪对我们的身体器官有着保护作用,过低的体脂率反而会使人体的正常代谢发生紊乱。

  不同方法测体脂率差异大

  一般到健身房或者医院,都会有人体成分分析仪,可测定体内肌肉、脂肪、水分的含量,但是同一个人却会在不同的地方测出不太一样的数值,哪个更为精准度呢?

  葛茜介绍说,这是因为采用的技术路线不一样。健身房里普遍使用体测仪、家用型健康秤等,都是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原理是人体的不同组织生物电阻抗值不一样。具体过程是:体脂秤的秤体通过电极片发出微弱电流导入人体,微电流从一只脚进入人体,在体内传导后,将数据传回至另一只脚下的电极片,人体和秤体构成了一个闭合的交流电路,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电阻抗数值,然后将电阻抗数值结合身高、体重等数据,计算出体脂率来。

  但测量仪器的精确度以及测量操作方法会影响测量结果。家用型健康秤一般只是双脚站立在感应贴片上,健身房里的测试仪器多数还需要双手握住测试手柄。采用这样的测试干扰因素太多,比如双脚和双手与感应贴片接触面的大小,测试前是否吃东西或运动了,如果有尿未排出或处于脱水状态等也会有所影响。

  此外,即便是一个人在两台不同的仪器上测出的结果可能也不大一样,因为可能采用不同的标准和计算公式。

  专家建议,要想获得更为精准体脂率数值,可以到专门的机构,如医院的测量仪器采用CT(计算机断层扫描)和MRI(磁共振成像)的方式,能够准确分析肌肉、骨密度和脂肪分布情况。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