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子清 文 |
乘长途汽车至第二故乡淮安过年,大人都上班去了,开大门的是在读研究生的孙子。他长得更高了,也不像过去忙着翻看我带去大包小包的年货中有哪些吃食?而是给我泡了一杯宜兴红茶,说“暖暖爷爷的胃子”。
他大学4年读的是食品、建筑两门。现在读研是食品。我曾笑说,食品研究生,读好,能当半个医生。现在,我欣慰于他懂得保养我的胃子了!世上最是隔代亲啊。
边喝茶,我边问:“你晓得我带来什么吗?”
孙子说:“不是我在长途电话里告诉你,淮安现在过年什么都不缺,什么都别带来吗?”
我说:“你是怕爷爷路途不便,所以,连无锡名产三凤桥的酱油排骨和惠山油酥饼都没让买。”
我从包中取出一个红色塑料袋,递给他:“小礼物。”
孙子好奇地伸手接:“这像是爷爷说过的,作品的悬念吧?”
我说:“它有长度。”
孙子毕竟年轻,忍不住花时间猜塑料袋中装的是啥,手伸进袋中取出一看:“啊,一双棉鞋!肯定是42码!”
我叫他将穿着的棉拖鞋换下。
孙子换上棉鞋,说:“舒服。我怎么想不到啊?”
“思维的惯性是在家里穿棉拖鞋。”我说。
“都知道保暖先保脚。可是,如穿棉拖鞋,脚背、脚跟大面积露在外面。”孙子说,“爷爷想得更周到,实惠。”
我告诉他买棉鞋戏剧性的经过:几天前,我在无锡清扬路边的背街小巷购物,一小店的一位老太,知道我要去孩子处过年,为带何种年货纳闷时,她说,嘿,这手工制作的棉鞋,在家穿着打电脑、看春晚,不冻脚啊。穿棉拖鞋,好是好,就是美中不足,有风度缺少点温度啊。我大喜:柳暗花明!就它,家人每位一双,买了。奇峰突出的是:原价每双12元,她降为11元,说“11”象形两条腿行走,新年走新路。
孙子说:“这悬念,有长度,更有温度。”他在客厅里走了一圈,又像过去练室内跳高一样,一次次跃起,用右手指触碰到这一楼的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