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虽不似以往寒冷,脑血管疾病发病并没有减少。无锡市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每50位抢救患者中,就有20个左右是神经内科的,其中,脑卒中(俗称“中风”)等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占了多数。作为江苏省区域卒中中心的主力,本就十分忙碌的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护人员更是忙得几乎脚不沾地。辛勤付出,频频换得危重患者笑颜。
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是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神经内科专业基地,江苏省卫健委省级卒中救治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PD”联盟单位、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阿尔茨海默病“黄手环”公益行动无锡地区唯一定点发放单位。科室下设2个病区,神经内科门急诊和神经电生理室,设有卒中中心,神经心理、帕金森病、癫痫专病门诊、肉毒素专病门诊。科室实行门急诊一体化管理,年门急诊量达11万多人次,出院人数近3000例。
急救争分秒,畅通脑中枢
70岁的李奶奶突然一大早右侧肢体不能动了,呼叫她反应很迟钝,连话也说不出来。家人急忙拨打120,将老人送至市人民医院急诊。神经内科急诊团队判断是脑卒中,立即启动卒中绿色通道,检查证实老人是“脑梗死”,与家属充分沟通同意后即刻对症实施动脉取栓术,王枫副主任带领神经内科介入团队与影像科、麻醉科、急诊科、护理部、导管室等通力合作,争分夺秒,穿刺、造影、动脉内取栓,快速而有条不紊。取栓成功,老人即刻恢复了神志,右侧肢体很快有感觉了,能动了。从老人进医院到造影、血管内治疗结束,一共用了40分钟。一周后,李奶奶顺利康复,出院时精神抖擞,步伐迈得格外稳健。家属感激地说,“谢谢,我们都以为老人要瘫在床上了,没想到能恢复得这么好,你们这是救了我们一家呀。”
脑梗死是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的疾病。目前,患者发病4.5小时内静脉溶栓、6-24小时内影像评估后动脉取栓是脑卒中急性期救治的黄金准则。正确判断脑卒中的早期症状,越早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越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神经细胞。为了赢得一场场生命的赛跑,无锡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即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2016年成立卒中中心。该中心主要由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医学影像科、超声医学科、康复科、检验科等科室共同参与。通过多学科的密切合作,实现院前与院内的无缝对接,为卒中患者提供高效急诊救治、标准化诊疗、康复随诊等全流程医疗服务。
卒中中心成立以来,医院积极推进中心的建设工作,打造多学科工作模式,改善卒中绿色通道,优化卒中救治流程,卒中绿色通道24小时都配备专职护士。经过不断改进、完善、优化,卒中防治体系运作效率越来越高。至2019年,静脉溶栓救治了200余名急性发病患者,开展DSA造影600余例,血管成形术70余例。患者脑卒中救治的DNT时间(指脑卒中患者从到达医院门口至静脉溶栓的时间)不断刷新纪录,平均时间已缩短至40分钟以内,最快为29分钟,国际标准时间是60分钟。高效的背后是医务人员超常的辛苦付出,脑卒中核心团队成员每天24小时待命,无论白天黑夜、还是节假日,随叫随到。治病救人的同时,神经内科的医务人员时刻不忘提高群众的预防意识,他们经常深入社区、开展卒中预防、筛查的宣传,受到居民的欢迎。
努力终有收获。经江苏省卫生健康委评估验收,2019年市人民医院的卒中中心被确定为江苏省省级卒中救治中心。在提高地区急危重症的救治服务能力,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挽救了更多垂危的生命。目前,他们正一步一个脚印朝着国家级卒中中心努力前行。
斜颈难自控,巧治拾笑颜
一位原本阳光俊朗30岁不到年轻小伙,莫名地头颈部总是不自主地向右扭转。一年多了,他试了多种方法也不见效,不但帅气的形象垮掉了,工作和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他来到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求诊,被诊断为痉挛性斜颈,医生为他进行了肌电引导下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小伙恢复良好,帅气的形象又回来了,生活工作也恢复正常。
痉挛性斜颈是肌张力障碍的一种,肌张力障碍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的不自主扭转、屈伸、痉挛等。肌张力障碍患者虽然神志清楚、肌力正常,但活动不协调,手脚动作看起来别扭,不受控制。它不会危及生命,却会影响生活。有的人没法走路,影响美观;有的人没法拿笔写字,影响学习和工作;还有的人连平躺都困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致力于运动障碍的研究,在常年开设帕金森门诊的基础上,3年前新设了肉毒素治疗亚专科,规范化管理和诊疗帕金森病患者和肌张力障碍患者。通过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技术治疗神经内科疾病,涵盖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面肌痉挛、Meige综合征、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慢性偏头痛等,目前一年要开展200多例,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内科还组建了全市帕友群和肉毒素治疗患者群,定期随访管理,加强医患良好沟通,提高依从性。积极开展肉毒素和运动障碍亚专科的临床工作和基础研究,采用BFMDRS等国际量表评估治疗前后效果,局灶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开展基因测序精准治疗,开展帕金森和肌张力障碍队列研究、DBS临床试验。采用UPDRS等国际量表为帕金森患者提供免费病情评估,建立帕金森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联合医院神经功能影像、神经电生理、神经心理、睡眠中心、神经外科DBS手术平台、康复科、临床研究中心,组建运动障碍诊疗中心,为我市运动障碍疑难病患提供先进的诊疗服务。
专科提实力,仁术泽百姓
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有多复杂,作为保护大脑功能的专科,其专业要求就多复杂。面对众多己知、未知的疑难杂症,神经内科始终把围绕临床做科研,不断提升攻克疾病造福患者的能力作为努力的方向,成功救治了众多疑难危重患者。
就读于名牌大学的小郁,上学期间,突发行为异常,惊叫、谵妄、视听幻觉等,人们都误以为她得了精神疾病,家人只得暂时中断她的学业,甚至送她去做一些精神疾病治疗却不见效。回到无锡,家人找到了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张剑平主任了解情况后,结合其临床表现,认为小郁不是精神疾病,经MRI、脑电图等全面检查,证实了她的判断,是自身免疫性脑炎。面对凶险的病情,小郁的父母满面愁容,担心女儿今后无法继续学习和独立生活。神经内科迎难而上,在张剑平主任的带领下,为她量身定制了防治感染、抗癫痫等一系列对症治疗方案,在医护人员悉心照料下,20多天后小郁完全康复,并很快恢复了正常的学业。
近几年神经内科不断加大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室现有高级职称15人、博士8人、博士后1人、硕士13人,并将业务骨干派往美国、德国和英国等国家学习。神经内科科研团队以临床问题为出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4项,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一等资助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医学科研论文60余篇,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2项,无锡市科技进步奖2项,专利8项,编书3部。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专科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影响辐射范围不断扩大,周边城市甚至外省的患者也慕名而来。神经内科年门急诊量达11万余人次。
服务有温度,人文暖人心
神经内科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大多起病急骤、病情危重,且复发率高。因昏迷、偏瘫导致自理能力缺失,很多患者及家属猝不及防,一时难以接受。医务人员的尽心尽责,让他们感受到无比温暖。一位92岁脑干出血患者的女儿在老人康复出院时感慨道:入院12天,真正感受到了医务人员的德艺双馨,医务人员真正为患者着想,他们与患者没有距离感,从交待病情、治疗,到饮食、生活护理,照顾的细致入微,给了我们很大信心,他们充分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微笑背后,有着天使们艰苦和辛勤的汗水。神经内科卧床的患者,需要频繁地翻身、拍背、更换床单、康复锻炼……在病患和家属眼里,即使是看起来柔弱娇小的年轻护士,工作起来却是个个“十项全能”。
让患者获得更及时、更专业的救治,实现高效率“专病专治”,同时不断加强神经内科专科发展是神经内科医务人员共同的目标。生命至上,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是神经内科所有医务人员永恒的追求。 (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