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即便隔着层层防护, 依然能感受到关爱与力量

廉海容:变了的是直面生死考验的战场, 不变的是医者仁心

  “等待山花烂漫时,我会到你的医院去,感谢你的救命之恩。”这是一位武汉新冠肺炎病人袁女士发给无锡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江大附院医生廉海容的信息,从“看不到生的希望”到“你没有生命危险”了,这段治病经历让她一生难忘。

  武汉之战,同样刷新了廉海容的行医生涯,变了的是直面生死考验的战场,不变的是他始终视患者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医者仁心。

  在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廉海容已经奋战了30余个日日夜夜。穿脱过无数次的防护装备,读过数不清的CT片,前线救治工作辛苦且风险重重,看着脸上几道深深的勒痕,他仍不忘调侃“就像多了几道皱纹,有点像老专家了。”轻松的口吻一如他奔赴战场前的那句“备好年货,去武汉过年了。”

  就是这样一位乐观积极的呼吸内科医生,不断将正能量带给每一位病人,即便隔着层层防护,患者依然能从他的眼神中感受到关爱与力量。“17天时对我说,‘你没有生命危险了’,一生不忘。”50多岁的袁女士被廉海容亲切的称呼“袁姐”,微信中她说“我会好好回报社会,也会跟你做一辈子的朋友。”

  谁也想不到,就在20多天前,“袁姐”因病重一度焦虑万分,眼中全是灰暗。当时,一张病危通知单被送到她的家人手中,CT显示肺部病灶面积大,患者状态很不好。廉海容发现,“袁姐”时不时会这里不舒服或那里不舒服,还经常说“我不行了”,情绪特别焦虑。“这在新冠病人中很常见,不少病人会紧张、情绪低落,不过‘袁姐’的情况尤其严重。

  有时候,心理状态比治疗本身更重要。”担心“袁姐”失去信心,廉海容留了电话、加了微信,说了一句“我不一定24小时值班,不过放心,你可以随时联系。”他找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神经科主任,沟通协商后根据患者病情在治疗方案中加入抗焦虑药物,同时还与江苏省最好的专家讨论,参考各方意见为患者调整用药。心理支持与精心治疗双管齐下,第二次复查CT,“袁姐”肺部炎症好多了,大约一周后,她真正挺过来了。前些天,“袁姐”康复出院了,还特地给廉海容发来微信,相约疫情过后的无锡感恩行。

  焦虑、忐忑,这样的情绪又何止患者才有!想起刚到武汉时,面对前方的未知,廉海容和战友们同样会担忧,来不及充分准备就投入战斗,他们都面临着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不经历过生死,不到前线,不会有这种体会。”而翻看廉海容的朋友圈,每次的更新写下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坚信在社会上这么多好心人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们一定能战胜疫魔”;“每天查房前与江夏人民医院医生互相打气,大家互相帮助,团结协作,配合默契”;“元气满满的一天,可爱的护士长,极具战斗力的医护团队”……廉海容说,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坚定信心,希望自己的文字能鼓舞人心,带来温暖。(逯恒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