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年三十到现在,小戴的爸爸妈妈一直在医院工作没能回过家。”东林小学三(3)班班主任石敏说。跟小戴一样情况的孩子还有许多,照看他们的任务都落到了家中老人身上。连日来,记者采访了解到许多老师都与班上有“特殊情况”的学生及其家人温暖连线,并将关怀送上了门。
老师与学生外婆进行50分钟爱心连线
小戴的母亲是无锡妇幼保健院的医生,目前在市传染病医院的实验室支援。父亲是宜兴肿瘤医院的急诊科医师,也在抗“疫”一线。“她的外公外婆身体都不错,照顾自己和孩子没有问题。”担心日常生活的石敏与其母亲取得了联系,听到这话才稍稍放下了心。“我前后和小戴妈妈电话联系了三次,因为她工作期间不方便带手机,后期我们就转为短信交流。”
让石敏放心不下的是小戴的学习情况,老人家不熟悉电脑操作,如果不能及时跟进课程,开学会落后许多。从小戴母亲处取得外婆的联系方式后,石敏通过电话一步一步指导祖孙俩打开了网络课。
“石老师,不好意思,我实在不会网上提交作业。”几天未收到小戴作业的石敏再次拨通了外婆的电话,她对老人家的回答表示理解,并嘱咐孩子仔细阅读作业讲解,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及时跟她联系。“我每次与孩子外婆通话时间都不短,最长的时候接近50分钟。”在与外婆交流孩子学习情况的同时,石敏也针对课外拓展和兴趣爱好等方面提出了建议,让老人知道如何在学习上给到孩子帮助,减少她的担忧。此外,石敏记得小戴在体育方面的欠缺,提醒她在家注意锻炼,进行跳绳和踢毽子等运动。
这几天,石敏依然经常与外婆通话,得知孩子每日都认真听课完成学习任务后,还会与老人聊聊生活琐事,叮嘱他们保重身体。
把关怀送上门,暖了一家人的心
长安街道新惠幼儿园中二班班主任张玲与学生小费家在一个小区,近一个月,她每隔两三天就会到小费家中陪他学习和玩耍两小时左右,中午再回家为女儿做饭。
小费的父亲费国在1月25号出发支援武汉,母亲是街道宣传部的工作人员,每天晚上才有时间陪伴孩子,白天照顾小费的工作就落到了家中两个老人身上。“爷爷奶奶有些管不住他,一开始每天在家看电视。”张玲告诉记者,第一次拜访中她与爷爷奶奶交流了许久,大致了解了孩子近日的情况。期间提及孩子父亲突然前往武汉的事,老人家忍不住落了泪:“最近他有时间会打视频电话过来,明显瘦了。”张玲一边安抚着老人的情绪,一边思考接下来如何帮着两位老人一同照顾好小费。
张玲考虑到男孩子比较爱玩,第二次拜访时就带上了马克笔、彩色橡皮泥和幼儿图书等小礼物。“他很喜欢捏粘土,我就带去了材料跟他一起做,活动多一些,孩子就不会一直看电视了。”张玲说。
“张老师,这是我和爸爸妈妈的相册。”前两周,张玲刚到小费家中,孩子就从房间里捧出了相册,拉着她一同翻看照片,分享一家人相处的小故事。“我觉得我有些对不起爸爸。”小费突如其来的话语让张玲十分意外,“孩子似乎突然长大了”。看到小费思念父亲,张玲便手把手带着他开始制作贺卡。贺卡制作完成后,张玲将贺卡和小费录制的加油视频一同发给了远在武汉的费国,“爸爸,我们都想你了!你在武汉要多吃点饭才有力气给病人治疗,要保护好自己,平平安安回来!”
(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