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今要闻

黄钦赴锡山区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对锡山的发展提出五点希望

  本报讯 作为城市的东大门,锡山区如何抢抓难得发展机遇,为全市发展大局多作贡献?3月17日,市委书记黄钦利用一整天时间来到锡山区,实地调研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当天下午,黄钦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认真听取锡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汇报。他说,近年来,锡山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真抓实干、创新作为,良好态势在显现、发展后劲在增强、城乡品质在提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特别是近两年锡山呈现“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对全市的贡献度逐年提高,但总量和质量“进”得不够快。锡山区要充分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按照处处“争一流、争第一”的要求,加快“进”的步伐、提高“进”的质量,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挑更重担子、作更大贡献。

  黄钦对锡山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希望。一要着力推动产业加快向“高”攀升。加快调优产业结构,积极做大已有起色的新兴产业发展规模,加大现有支柱产业的改造提升力度,重塑生产模式、提高产出水平;加快打造产业集群,聚力发展特色优势明显的先进制造业,在生物医药、半导体装备、新能源等领域加强谋划、加速推进,形成更加完备的产业链、更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加快育强产业主体,加快引育骨干型企业、领军型企业、旗舰型企业,加快企业上市步伐,鼓励支持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全面提升锡山产业发展水平。二要着力推动动能加快向“强”转换。“抓牢”项目,大力引进优质项目、高端项目,加大服务保障力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达产;“抓实”创新,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更多“硬科技”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抓好”园区,下大力气增强产业集聚能力、创新策源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成为锡山产业腾飞发展的最强引擎;“抓活”资源,加强工业用地绩效管理,促使企业高效集约使用土地资源,提高投入强度和地均产出效率。三要着力推动城市加快向“东”布局。围绕推进锡东新城建设,做强枢纽功能,构建“大锡东”空铁一体化区域枢纽,加快启动快速路网建设,整体提升“大锡东”区域交通枢纽设施配置水平;做强产业功能,加强各类载体的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加快集聚一批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产业金融、高端商务等企业,整体提升发展能级和带动能力;做强城市功能,加大各类功能性配套的投入,不断完善综合功能,更好地承接上海龙头的溢出,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四要着力推动乡村加快向“新”迈进。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高效农业,打造规模化生产基地、产业特色镇村、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集约化、新形态、有创意的“新农业”转型;建设美丽乡村,持续深化“一推三治五化”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农房翻建工作,打造锡山版“新江南”风情图;培养现代农民,引导广大农民支持促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鼓励农村致富带头人扩大生产规模,做好“新农民”培育工作,加快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五要着力推动环境加快向“优”提升。在城乡环境上,继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城乡品质跃升三年行动,持续做深做细做精城市管理工作,加强对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提升,加大社会事业投入,促进区域协同发展、整体进步。在生态环境上,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固废,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力度,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放大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示范效应,促进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在营商环境上,推出更多“一站式”“一条龙”“不见面”的服务,持续深化党政领导干部挂钩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制度,更高标准打造企业友好型、创新友好型营商环境,使锡山真正成为优质资源、优秀人才的“优选之地”。

  黄钦指出,严防境外输入已成为当前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锡山区要在毫不松懈抓好疫情防控、严格做好防境外输入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复工复产,不断提升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精准服务水平,推动企业全面达产、项目全面开工。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毫不放松抓好32个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决守住不发生有较大影响安全事故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安全稳定的环境。要切实做好民生保障,认真落实市民生保障“20条”措施,加强对重点群体的救助服务,做好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真心实意帮助群众解决问题。要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稳妥、有力有序推动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确保高质量全面完成任务。(高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