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获悉,无锡博物院征编部日前接到热心市民提供线索,称西门外夹城里菜场一拆迁工地有一块石碑,上刻有“申新第三纺织厂”厂标。经走访,征编部主任马旭明跟同事们果然发现了这块碑。“这是一块民国时期原厂的界石碑,比较稀少,它正好印证了申新三厂原址就在振新路一片。”马旭明说。
这块碑高1.32米、宽0.34米,厚0.13米,楷书字体,金山石质地。马旭明介绍,他们接到线索后,联系了迎龙桥街道,在街道和拆迁办的协助下,顺利找到了这块碑。得知这块碑的价值,对方便将这块碑无偿捐给了无锡博物院。申新三厂全称申新纺织公司第三棉纺厂,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1919年集资于西门太保墩购地122亩筹建、1922年投产的棉纺厂,是当时内地规模较大的一家纺织厂。“申新三厂建厂至今有一百年了,无锡国棉一厂的前身就是申新三厂。”马旭明表示,这块碑是无锡工商文化的重要见证物。
无锡是民族工商业的发祥地,锡博院藏文物中,工商类文物也是其特色馆藏之一。马旭明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初,国棉一厂曾捐来一批老的设备,目前都在无锡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展出,有的已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院方也收藏了当时申新三厂生产的“人钟”“人鱼”牌纱的商标,这些商标非常稀少,在全国也绝无仅有。而这块界石碑的入藏,又为无锡增加了一件珍贵的工商文物。马旭明透露,目前,他们正在做这块碑的相关资料,也会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今后的展览中,计划将其展示出来。
无锡荣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得知此事后很兴奋,认为这块碑对研究近代荣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佐证了申新三厂的厂址,也从一个侧面见证了近代无锡以荣氏家族为代表的工商实业的兴盛繁荣。专家介绍,这块碑其实就是一个界石,标识了厂的范围,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应该都有,但经过百年的风云变幻,遗失的很多。据悉,这块碑之所以能保留至今,是因为当地居民将其作为台阶,把它埋在了土里,才得到了保护。
(张月/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