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收到了获得稳岗返还资金的短信,可我们企业从未申请此项政策。这是怎么回事啊?”近来,无锡市劳动就业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时常会接到类似的咨询电话。记者从市人社部门了解到,疫情期间,有关职能部门按照大数据思维对业务办理进行了流程再造和后台数据协同,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数字化。让企业惊喜的稳岗返还政策实施便是其一——人社部门通过大数据比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参保企业,将稳岗返还资金直接拨付到企业账户。
“符合即享受的办理模式,实现了稳岗返还业务的秒办,一周左右时间即可坐等资金到账”,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企业要享受稳岗返还政策需要提交营业执照、申请表等纸质材料,还需前往人社所进行线下申请,经街道初审、区复审公示后再发放资金,即使改为网上申请模式,仍需进行初审、复审流程,从企业申请到资金到账往往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虽然政策很好,但流程较为复杂、时间较长,还有企业因为未申请而错过享受优惠政策。”
疫情期间的特殊环境让群众对便捷安全的在线服务需求更为强烈,人社部门着力在数据互联互通方面下功夫,推动公共就业服务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打通了人社系统内就业、社保等方面的数据;另一方面,积极与公安、工商、民政、残联、总工会等部门沟通协调,推动不同部门间数据实现共享。相关工作人员透露,在数据互通的基础上,人社部门现已全面取消《工商营业执照》《特困职工优惠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等各类就业服务事项申请材料45份。与此同时,将失业登记办理、一次性创业补贴申请、失业保险待遇申请等多项就业创业服务事项搬到网上,可通过人社网厅或人社微信进行在线申请,一“键”到位。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除稳岗返还政策外,无锡市对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等多项政策都采取了符合即享受的服务模式,让企业全程免申请、免跑腿,避免出现因企业未申报或未复工导致没能享受人社优惠政策的情况。截至目前,已向35725家企业发放企业稳岗返还21451.56万元,惠及职工72.92万人;向14628家企业发放应急稳岗返还51778.16万元,惠及职工10.65万人。
(陈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