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新闻

每天10000份团膳快餐“养活”近200个厨师

这家餐企挺忙,引来众多厨师求职

  近日,一家名叫政惠的无锡餐饮公司“挺忙”,公司电话不断、访客众多,邮件每日增加……问其原因?因急需厨师,无锡一些“被失业”的厨师纷纷前来求职。政惠主做团膳餐饮,在疫情期间虽受到了影响,却没有像其他餐饮一般被裹挟进“冰川时代”。相反在老板朱建馀的积极自救下,闯出了新天地,与一众餐饮店已无力聘用厨师的情景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

  每天万份团膳快餐

  养活近200个厨师

  “今年最想感恩公司,有活干有钱赚,我很多同行都快吃不上饭了,我2、3月还能拿到正常奖金,特别幸运。”政惠的厨师小王表示,无锡餐饮行业的低迷直接影响了厨师们的生计,朋友圈天天看到同行们哭诉,找不到工作、还不上房贷,很多星级酒店的厨师都失业待岗,有的人则被逼着转行去工厂打零工,自己跟公司100多个厨师感觉是另一个世界的人。“今年过年时候公司算是没有亏,不过无锡很多企业、学校没有开,对我也有很大的影响,但不能向困难低头,我们要积极面对。”认识朱建馀的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朴实”、“有信用”,这或许也是才7年时间,他就成为了无锡团膳餐饮行业“顶流”之一的原因。朱建馀的团膳生意面挺广,外企、工厂、学校、商业综合体。今年,餐饮业经历了灾难般的开局,春节档“腰斩”、堂食被叫停、复市经营惨淡、庞大的成本支出、告急的现金流……朱建馀说:“影响肯定是大的,我投资的两个美食广场都无法运营。但我这里与星级酒店不同,公司有近200个厨师、上百个服务员,他们都要养家糊口,我不能倒下。”

  于是,朱建馀凭借自己的关系,除了接到原企业客户的团餐订单外,更发展了不少新的客户,就这样揽到了每天有10000份团膳快餐的活。“我学历不高也不会说话,就用了最土的办法,积极跟企业、工厂联系,不能亲自去就多打电话、用微信联络,为自己和员工争取生存空间,也想在困难时期尽可能的帮助大家,疫情期间的团膳快餐都没有涨价,平时多少钱就多少钱。”但是,团膳快餐的成本却涨了不少。据悉,原本一箱150套的快餐盒平时价格在100以内,疫情期间就涨了100元。

  厨师自救,有人干起了微商

  朱建馀笑着表示,感恩自己平时做生意老实,在关键时刻客户就更容易相信自己,故在餐饮业抱怨水深火热的时候,他却忙得不可开交。复工至今,让朱建馀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停地有失业的厨师来寻求“生计”。这跟以往餐饮行业“厨师难求”的局面,反差实在有点大。往年春节,是餐饮行业的红利时期,也是厨师们赚“足金”的时刻。“春节期间,厨师长一个月的薪酬是要翻倍的,底薪起码3万,一般厨师也得有2万,像一些承包酒店厨房的厨师团队,那收入就更多了,生意红火的话一个月赚个10万也不在话下。”无锡市厨师俱乐部负责人说,疫情让这些人都下岗了。

  现在的很多年轻厨师都是“月光族”,每个月收入还完各种贷款后,已所剩无几,更别说存款了。“平时,吃喝拉撒都在餐厅,包吃包住,几乎没有太大的担忧。”一位四星级酒店的厨师小李表示,当不可抗力的事情发生时,一下子慌了阵脚,餐厅关门歇业,工资便发不了了,没有定期的收入,各种贷款还不上。因此,不少厨师开始有了“保持危机感”的意识,一位90后厨师小许直言,虽然平时餐厅包吃包住,但还是要有储蓄观念,卡里至少要有半年的工资,那么即使自己陷入了困境,也依然有可以生活的资金。有的厨师发现,除了要有定期储蓄之外,还有就是要收入多元化,那么即使这条渠道断了,还有其它的收入渠道,保证自己的生活不被影响。自己以前很看不起带货直播等,但是这次之后,知道没事的时候做做微商,搞搞直播也是可以挣钱的,那样至少除了工资,还会有第二份收入。

  市场正在逐步恢复

  记者从市烹饪餐饮协会了解到,“冰火两重天”的情况目前在无锡餐饮业普遍存在,真正实现百分百复工,经营恢复到和疫情前一样的餐饮企业只有15%左右,大部分复工率只有80%,有的企业复工率可能只有之前的20%-30%,甚至至今没恢复营业的饭店也存在。“现在宴会不能放开,市民对于堂吃还有顾虑,在消费需求没有完全恢复情况下,餐饮企业可能还要面临一段时间的考验。”协会会长陈为民说。这种情况下使得餐饮企业的厨师也面临生存压力。据悉,即使生意不好,酒店也必须养着厨师,为了减少用工压力,企业只能实行轮岗轮休制,厨师收入因此受到影响。协会提供的粗略统计数据是,疫情前厨师的普遍月薪在5000元到8000元,月薪过万也不在少数,现在普遍月薪在5000元到7000元,8000、9000月薪的属于少数,月薪过万已相当罕见。“对于高薪挖来的总厨,企业可能会暂时不减薪养着,但其他很多厨师压力就很大,他们还要还房贷、车贷等。”业内人士透露,一些厨师在轮休期间就只能外出找兼职干,以弥补减薪的损失,不少企业对此就睁一眼闭一眼,只要他们不影响正常工作,不会过问他们兼职。

  “确实,不少做团膳、火锅等的餐饮企业现在生意很不错,甚至说比疫情前还好,厨师还用不过来。”陈为民说,这些企业因他们餐饮特点就是高温消毒和分餐制,恢复营业后反而大受欢迎。这些企业反倒出现缺厨师的情况,也有人提出将目前闲置的厨师是否可以匹配到有需求的饭店内,缓解饭店和员工两方面需求。但协会方面表示,暂时无法去帮忙协调厨师用工,因为厨师是各个餐饮企业的核心,没几个老板愿意大方拿出来与其他企业分享。

  “共享厨师”可行吗?

  据悉,之前为了暂时解决复工问题,制造业企业推出过“共享员工”,企业之间以借短工形式解决人力资源配置,而服务业方面沃尔玛、京东7FRESH、永辉、苏宁物流等多家企业也陆续发布过“员工共享”计划,向开工不足的餐饮、酒店、影院等企业员工发出邀请,以期抱团取暖,共克时艰。对于餐饮业而言,灵活用工的形式在往年淡旺季时也经常存在。陈为民说,在国外共享厨师,灵活用工,更为普遍,像肯德基和麦当劳,都是鼓励兼职用工,以小时计工。随后是否会催生“共享厨师”,他认为,解决人力资源结构性供需不平衡,最好就是打破企业之间的资源壁垒,拉近用工过剩和用工不足企业之间的距离,实现厨师共享。这也需要人社等部门出台“共享用工”相关配套政策,有细化的实施方案,有利于行业内参考标准推行。在特殊时期,对于一般的厨师员工,餐饮企业若能放开壁垒,尝试流通,使用共享用工的方式,更有利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国内如外婆家、西贝等大型连锁餐饮也可以实现内部集约化配置厨师。他表示,如果无锡有头部餐饮企业出现,那实现系统内共享用工就可能了,而疫情或许也会促进餐饮业的洗牌,毕竟无论店面还是人工,盘店成本都是最划算的时候,等过几个月,到了七八月淡季,或许会有大的餐饮企业看中合适机会出手整合掉一些餐饮企业。

  (晚报记者马晟 巫晓凌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