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成/文 生平/摄
春日的杜鹃花事,跳不过惠山的杜鹃花会,更跳不过惠山东麓、映山湖边的中国杜鹃园。这里是中国杜鹃花园艺品种资源库,中国杜鹃会协会更是驻会无锡,无锡在我国杜鹃花界的地位可见一斑。
说起这段因缘,不得不从眼前的历史见证谈起。
城中中山路177号
梁溪饭店入门西行约五十米
定位
编号285,树高2.8米,胸径(地径)25厘米,冠幅4平方米
编号286,树高2.8米,胸径(地径)30厘米,冠幅4平方米
编号287,树高2.7米,胸径(地径)20厘米,冠幅4平方米
参差玉蝴蝶
罕得花色新
城中中山路177号,现今为梁溪饭店。入门西行约五十米,灿烂阳光下,花园的杜鹃花锦绣生辉、光彩照人,紫红、雪白和粉红的花朵镶嵌交织,仿佛锦缎般华美。
这假山坡上的杜鹃经多年种植形成,其中最珍贵的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栽培在这里的三株毛鹃,已年逾九旬。它们分别为《目录》编号285,树高2.8米,胸径(地径)25厘米,冠幅4平方米;编号286,树高2.8米,胸径(地径)30厘米,冠幅4平方米;编号287,树高2.7米,胸径(地径)20厘米,冠幅4平方米。三株毛鹃品种为“玉蝴蝶”,顾名思义是粉色花。稀奇的是,今年285号杜鹃有一小枝不仅开了粉色花,还在枝端开了紫红色花和白色花,着实漂亮、稀罕。专家分析,可能是自然变异,也可能是园艺品种返祖现象。
洋房连旧宅
毛鹃两三栽
据记载,此处的杜鹃是无锡较早的一批直接地栽的园艺杜鹃。此处宅院原为民族工商业者、荣氏企业集团的主要合伙人王尧臣王禹卿昆仲的城中墅园。1928-1930年间,禹卿及其子亢元建蠡园时,从日本购毛鹃“紫蝴蝶”“玉蝴蝶”密植于假山土岗上,为它园所未有。这是无锡地栽毛鹃点缀园林的肇始。1932年建造此宅时,也种了些毛鹃。
当年,王氏昆仲在城内时郎中巷营建新宅,前后历时十八个月,花费十五万元,属于典型的近代宅园。无锡沦陷后,王宅被日军占据,光复后为无锡县警察局。新中国成立后,先作为中共苏南区委和苏南行政公署驻地,后作为中共无锡市委招待所。2003年,以“王禹卿旧宅”名义被列为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存中式花园和三座洋楼。中央的天香楼和西部的齐眉楼建成于1932年,东部的春晖楼建成于1937年,三座洋楼从古典主义到摩天楼式,都紧随当时西方建筑风格,巧借花园之景,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
五湖照西施 红醉一城春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杜鹃啼时花扑扑。”我国观赏和种植杜鹃花历史悠久,唐代已见庭院栽培。白居易对杜鹃花情有独钟,“花中西施”的雅号正是从白氏“闲折二枝执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的诗句而来。唐以后,历代多有杜鹃花事记载。但因“杜宇啼血”的凄绝传说,杜鹃被赋予了伤春、哀怨等意象,在民间不像牡丹、梅花那样普遍流行。
我国是世界杜鹃分布中心。十九世纪后期,西方 “植物猎人”从我国西南采撷大量杜鹃标本和种苗。此后中国杜鹃参与了与原产欧、美的杜鹃、引自日本的杜鹃的杂交,使杜鹃逐渐成为一朵具有世界影响的园艺花卉。
无锡地处长江下游,在西南郊低山丘陵有野生杜鹃,种类有映山红、满山红、羊踯躅。清《慧山记续编》载:惠山庙巷“双塔寺杜鹃花一大本,围以石栏,高透屋檐,花开数万如丹山”。推断其品种当为映山红之类。这些古老的野生杜鹃,现已稀见,而城乡习见的都是园艺杜鹃。园艺品种都由杜鹃原种通过杂交或芽变不断选育而来,世界上已有园艺品种近万个,形成“四大”品系:毛鹃、夏鹃、西鹃、东鹃;另外,近年来大量引种野生高山杜鹃,并始有园艺栽培。无锡是我国最早引种园艺杜鹃的城市之一,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孙静安、庄衍生、沈渊如、李梦菊等从日本引种盆栽西洋鹃、雾岛、皋月、平户蹄蹈等,成为无锡乃至中国引种杜鹃的先行者。得益于众多园艺师的耕耘,上世纪五十年代无锡杜鹃育种、嫁接、栽培技术日臻成熟,品种、数量在江浙地区独树一帜。无锡杜鹃的特色优势在“文革”中濒于毁灭,唯有锡惠公园幸存数百盆西鹃老棵。劫后重生,使业界倍加珍惜,倍加努力。1981年秋建成杜鹃花专类园,占地36亩,有山岗涧池、回廊厅榭之胜,并匠心布局园艺杜鹃和野生杜鹃。目前该园拥有杜鹃花品种500余种。
杜鹃在无锡大放异彩的重要里程碑,是1983年2月2日被确定为市花。1987年、2003年、2006年和2016年,无锡共四次举办全国杜鹃花展览,2001年开始又每年举办“无锡市市花—杜鹃花节”,推动杜鹃成为锡城最主要的绿化灌木品种,“花中西施”重新回到了民间,真正发挥着市花的作用。
市花节期间适逢“无锡解放纪念日”,鲜花为纪念而盛放,鲜花为繁荣而讴歌。“何须名苑看春风,一路山花不负侬。日日锦江呈锦样,清溪倒照映山红。”此时此处,踯躅梁溪,红醉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