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二泉月·书苑

老子作伴

  我的枕边书·蒋俊

  《道德经》,是我时常随身携带的书。

  对于经典,我一向心存敬畏,不敢轻易拜读,但与这本古书的缘分却是自然而然。我年近不惑时,书架上已堆满了各类经世致用的书,日常读来能长知识,能提高专业水平,却无法解决一些大的困惑。在工作拜访中,我遇到一位长者,他对“上善若水”的独特理解打动了我,追根溯源,我就想着要找时间向老子好好请教。随后出差途中,又碰巧遇见迷你版的《道德经》口袋书,倍感亲近,从此,与老子的交流成了一个日常习惯。

  《道德经》八十一章,随手翻到任何一页,读上几句,就会让我浸入一种沉思状态——暂时超越当下平凡的生活,审视自己与这个世界。《道德经》虽然只有五千言,却构建了一座奇妙的丛林,峰回路转,风景无限。有时,我会忘了这是一本哲学书,不再跟着老子去研究世界的本源、去琢磨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而只是享受文字的韵律;或者变换自己的角色,化身为诸子百家中的儒家、法家、兵家等人物,与老子争论他的有些观念是否还适用于全球化的时代?

  读《道德经》体会最深刻的,还是老子给出的为人处世三原则——慈、俭、不敢为天下先。慈与俭,向善与极简,爱人爱己与断舍离,顺应自然与物尽其用……一一演化,都好理解,但在竞争时代为何不争先呢?其实,结合生活经验,转换一下角度,想着老子叮嘱你做人要谦虚,你就懂了!谦,不争;虚,包容。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我们可以争抢时间来建功立业,但不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来争名夺利,也不必争先夸耀自己的功劳。通过成就众人来成就大我,功成身退,将虚名看作浮云,挥一挥衣袖,一片都不带走,你若这样想也这样做,还会有什么烦恼吗?

  据说孔子当年向老子请教过后,感慨老子就像天上的龙,深奥莫测。但对我来说,这些年相处下来,老子就像我的哆拉A梦,遇到什么事了,打开任意门找他,聊一聊就豁然开朗了。

  蒋俊,阅读世事与穿越诗书的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