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随地吐痰、车窗抛物以及遛狗不牵绳等行为,也许在某些人看来,这不经意的“一吐”、“一抛”、“一松手”,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应该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然而,就是这些“小动作”,足以反映和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责任,也反映着一个地方的文明水准。
就拿“随地吐痰”来说,且不说给环卫工人造成多大的劳动负担,单就其疾病传播的危害性而言,时下也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可谓“小小一口痰,病菌千千万”,不随地吐痰早已是学校教育的“口头禅”、社会文明程度的“度量衡”,但现实中仍旧可以看到各个年龄段的人,不分时机和场合,无意识地随地吐痰。
再比如“遛狗不牵绳”,“我家狗不咬人”这句话是许多狗主人一致的想法,但在这句话的背后,有多少血淋淋的惨剧?一旦遛狗进入公共场合时,爱狗者应该尊重其他人的权利,有爱狗者就一定会有“厌狗者”,遛狗牵绳是养狗者最基本的素养。同时,遛狗牵绳也是对狗的一种保护。
改善社会大环境的工作千头万绪,其中严治小微违法,应当就是一个重要抓手。城市秩序、整洁环境的营造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不仅需要大家遵守社会公德,而且要自觉向小微违法行为说“不”。其实,这些行为都违反了相关管理条例,需要强化这样的法治意识。因此,小微违法行为集中查处无疑开了一个好头,只有让挂在墙上的“条例”落实到现实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法规的威力。(金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