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皓辰 文 |
我的老家在江西九江,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古称浔阳。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说的正是九江。回忆起老家的味道,脑海中便跳出一样东西——九江茶饼。一说“茶饼”两字,齿颊间顿时回味有茶的清香与饼的香脆。
很久以前,老辈人在做饼时碰巧加入了野生的山茶油,有意思的是那饼非但没有被糟蹋,反而味道更香醇,更能长久保存。小小茶饼代代相传,不断改进制作工艺,苏东坡曾赞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如今家乡的茶饼早已享誉九州,市场上虽然有现成的茶饼卖,但我最爱的还是奶奶亲手做的那一口。
回忆起我第一次回老家吃茶饼的情形,一看到那“粗制滥造”的外形,摸上去硬邦邦的,一点不如黄油曲奇般蓬松酥软,我实在无法下口。那饼的外层有许多因烘烤后留下的裂痕,仿佛一个久经劳作的老汉的手。硬着头皮咬下,起初索然无味,后来那茶香由淡转浓,愈演愈烈。啊!它爆发了!那茶香浓烈而充满力量,唇齿间充满茶香。太美味了,朴素无华,却令人百吃不腻。
前年春节我又缠着奶奶给我做了一次茶饼,奶奶是我老家那个山村中为数不多擅长做茶饼的厨娘。晨曦初照,静谧的青山下,奶奶早早准备好食材,有当地的山茶油、面粉、芝麻、干桂花、饴糖等,一碟碟粗陶中盛放着这些材料,整整齐齐放在斑驳的木桌上,颇有一番韵味。我本是个调皮的男孩,此刻却安静下来了。奶奶先把饴糖加入山茶油中搅拌,然后慢慢一点点地加入面粉,筛入芝麻、干桂花,进行搓揉。奶奶随手将面团整形,这边捏一下,那边搓一下,一个个艺术品出现在我眼前。随后,她让爷爷在土灶上烧柴火,准备烘烤。温暖的柴火映衬着我红红的脸蛋,火光跳跃在奶奶满是皱纹的笑脸上。我们祖孙三人窝在土灶边闲谈,他们聊着这一年来山村中的琐事,我告诉他们在无锡学校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偷得浮生半日闲,爷爷爱听的京剧也在茶饼的醇香中晕染开来。我拿起一只刚烤好的茶饼,对,就是这熟悉的味道,令人无法忘怀。
我在长大,曾经的山村也在逐步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日新月异的面貌逐渐冲淡了我脑海中对老家山村的记忆,可唯一不变的依然是这茶饼。当我再一次品尝这茶饼时,终于明白,令我念念不忘的家乡味道中,蕴含着我淳朴的思乡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