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新闻

90后手作:打磨物件,更是打磨生活态度

  周辉的皮艺作品。

  华怡晴手工作品。

  

  在商品琳琅满目的机械化生产时代,一些年轻人开始热衷做手工,他们选择安静地、慢慢地打磨物件,从中收获劳动的价值与快乐。“五一”假期,记者带你走近年轻人的手作生活。

  作品

  或精致或新奇的 物件从巧手中诞生

  惠河路附近一家创意园区内,有90后姑娘华怡晴朋友开的工作室。华怡晴有时会来这里帮忙,顺带蹭一下空间使用权。她喜欢研究法式刺绣、日式刺绣、点翠工艺、毛毡工艺、日式手鞠球等手工。华怡晴最近迷上了制作手鞠球,手头已完成不少,还装点出一棵手鞠球圣诞树。“这是从中国传到日本的,反而在那里更为流传”,华怡晴用各种棉线、绣钱缠绕成球,再变幻出各种花纹。据说日本新年将至时,妈妈会亲手在纸条上写下对孩子的祝福,并将它藏于手鞠球芯内,缠绕刺绣,制成精美的手鞠球伴随孩子的成长,也有少女借手鞠球默默表达对心仪男孩的爱慕之意。她喜欢这个制作的过程,也被手鞠球背后的文化所吸引。

  90后小伙周辉出身一个三代做木匠的家庭,如今他在南下塘开设了一家工作室,里面放置自己制作的手工皮具和淘来的老物件。一些皮包上有周辉精心雕刻出的花纹,彩色皮料做出来的永生花相当别致。他说情人节前有年轻人专门来订做皮质的玫瑰花送给恋人,他最近正忙着帮几个人做皮表带。“做皮具很花时间”,周辉说一条看起来简单的腰带,要用一根七八米长的线静心缝制几个小时。

  90后姑娘马佳婷爱好颇为独特,业余时间她喜欢做兽装。兽装通俗讲就是高定款的真人穿动物装,有卡通版和仿真版。马佳婷最近完成的是一个金猫仿真头套,搭配两个手套。头套制作过程听起来有些复杂,先要准备一个3D骨架,把毛布固定上去再进行喷色,眼睛、鼻子、牙齿和舌头都是另外制作安装,头套里还要加装一个小风扇方便散热。如果做卡通版头套就不需要喷色,但要根据图案把不同颜色的毛布手工缝制拼接,也挺费工夫。做一个头套往往需要半个月,常要从晚饭后做到深更半夜。为了制作兽装,马佳婷平时会购买各种毛布、配件和工具,“都是成匹毛布,好看的颜色得提前买,不然要用的时候找不到”。她笑称自己的房间被材料和成品堆得乱七八糟,常遭母亲嫌弃,然而每次家里有亲友来,母亲都会兴致勃勃地带他们去她的房间参观。

  机缘

  网上“偶遇”拓展出一片新天地

  与传统手艺人祖传或拜师学艺不同,不少年轻人是通过网络社群等方式发现自己的兴趣点。经由一个小小的机缘,手作进入视野,就像在心里播下一颗种子,自此改变了生活。

  马佳婷在动物园工作,不过她说做兽装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有时她会穿着自己做的兽装和朋友出去逛街。几年前她看到一条微博后喜欢上兽装,可是兽装价格高昂,囊中羞涩的她就开始在网上翻找各种教程学习。做兽装的年轻人有像她这个年龄段的,“大城市里的爱好者多一些,很多人都是通过网络接触并逐渐了解兽装”。华怡晴与手工的结缘也与网络有关,她大学毕业后阴差阳错在社区做了一名负责青少年工作的社工,带着孩子玩沙画、手绘油纸伞、做京剧脸谱等。社区活动几乎都是秒抢名额,让她有了满满的成就感。在这过程中,她无意中看到一篇博文介绍了一个从事纤维手作的北京姑娘,这个故事唤起了她热爱艺术的初心。为此,她开始学习装饰类小物件的手工技艺,学手鞠球时甚至会飞到日本,花一整天去老师家中学习做法,再花一整天去那里的手作馆买材料。

  周辉是从摄影专业跨界到手作,读大一时他网上报名跟随上海的一名艺术家参加大型木偶艺术创作。“几个大老爷们暑假光着膀子忙活研究,看着木偶从图纸变成实物,在演员操作下抬手、眨眼的那一刻,激动得简直要哭出来。”从此他与手工结缘,毕业后为木偶剧、综艺节目等制作特殊道具,学习积累了各种手艺。周辉说在上海工作异常忙碌,常要加班加点赶工,有一次连续72个小时没睡觉。尽管收入不少,可是作息都打乱了,健康也受到影响。后来他开始反思这种生活是不是他想要的,一年多前来到无锡时便是想放慢节奏。而选择做手工皮具,是因为奇特夸张的舞台道具使用时间毕竟短暂,他想制作在日常生活中更经久的物件。

  收获

  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周辉表示手作赚不了大钱,有时还挺枯燥,一定要有喜欢的成分才能坚持下来。得益于手作,周辉说自己性子不像以前那么烈了:“手工皮具都是慢活细活,有时做失败了,要返工好几回,急也没用,时间一长性子都磨没了。”“如果哪天要做手工会很开心,之前疫情宅家时一点都不会觉得在家闲着没事干”,马佳婷说手作给两点一线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乐趣,“比打游戏好玩”,有时帮网友做兽装还能赚些“零用钱”。利用闲暇偶尔去给人上手工课,华怡晴觉得很多时候是为了支撑自己昂贵的爱好。天南海北找老师学习,还有购置各种材料,都需要不菲的费用。“做手工就是为了好玩,我什么都想学”,有时为了做手工一晚上只睡三四小时,别人觉得很辛苦,但她说沉浸在手作世界里充满愉悦。“做手工的过程让我找到自己,顺便看看自己到底还有哪些潜能”。

  采访中了解到,几名年轻人都通过手工爱好拓展了自己的朋友圈。周辉参加过“皮友”聚会,马佳婷去过外地的兽装展会并且和几个志同道合的网友组了一个小社团,华怡晴教别人做手工。遇到拥有相同爱好的人他们会惺惺相惜,彼此还可以交流技能。而且通过亲手制作的物件,这些年轻人彰显才艺,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现代人做手工更注重精神需求

  观点

  梁溪区团委“五一”期间在南长街上举办了一场手作集市,报名火爆。工作人员表示没想到会有这么多手作爱好者,报名的有各种各样的手作类型,最后忍痛放弃了不少类型。除了部分人有自己的工作室外,多数人都是业余爱好者。

  青年作家阮夕清认为,近几年手作在部分年轻人当中红火起来是有多种原因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解压,他曾看到有个小伙子花三小时很用心做出一个木质笔筒。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做手工可以让人放松下来,集中于手上的事情而不胡思乱想,所以这成为现代人释放压力的方式之一。也有一些年轻人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很多源于老手艺的手工活,如藤编、竹编、竹刻、泥塑其实在传承上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一些年轻人热爱传统文化,也因此爱上了这些手艺,自己尝试制作,还会报各种手工班,这对手艺传承是件好事。

  在流水线产品遍布周围的现代社会中,凝结了时间、审美、心思的手作,其价值开始被人接受和认可。很多人青睐手作物品,是想体现自己的个性。还有些人在送礼物给亲友时,觉得订制的手工制品甚至自己参与一部分制作的物品更有意义。对于现代人来说,做手工可以更好地与传统接轨,属于让时尚找到根的生活方式。如果说古代的女红有务实的一面,那现在不少年轻人的手作,更多是为快乐而去研习的,也说明年轻人对生活的审美更加多元化了。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胡心怡表示,网络资讯的发达让现代人学习手工变得更加方便。很多年轻人做手工不是为了赚钱,而是将之视为一种社交方式。很多人在一起交流,有时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的交换和表达,有时则是从虚拟世界的游戏返回现实世界的一种娱乐方式。与传统谋生存的手工相比,现代人做手工更注重精神需求。

  (晚报记者 黄孝萍、任蓉蓉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