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焦点新闻

制造业技术岗位一工难求引出新思考——

告别“脏苦累”,原来制造业如此“高大上”

  (新华社资料图)

  近日,人社部公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求职100个短缺职业排行》。数据显示,100个短缺职业中,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达44个,占据了大头。其中焊工、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工、冲压工、机修钳工、电子专用设备装调工等15个制造业职位短缺程度较高。需求典型城市中,排在第6位的焊工、12位的缝纫工、20位的机械设备安装工、23位的电子专用设备装调工、32位的多工序数控机床操作调整工等制造业工种,无锡均在其列。

  事实上,无锡企业对于技术和操作工人的渴求一直以来都居高不下,但记者了解到,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的摇篮,相关专业却面临着开不出班的窘境,明明走出校园就是招聘市场炙手可热的人才,却为何鲜有人去尝试?哪些因素在影响着人们的职业选择,无锡制造业一线工人的作业环境究竟如何?记者展开了调查。

  现状

  制造业技术岗位一工难求

  “焊工、铣工这两个技术类工种比较难招人,其余装配工一类的普通工人比较好招”,无锡美高帝机械有限公司人事工作人员张瑛介绍,由于焊工的技术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招聘时偏向于选择有经验、有技术的老师傅,这一类人在招聘市场比较少见。无锡海法工业测控设备有限公司则在调机工上存在一定的缺口。人事芮爱玲告诉记者,公司近来面试的工人很多,但符合要求的少之又少。“我们对调机工的要求比较高,要求机械专业毕业,会编程,还要会调试机器、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芮爱玲说,现在普通的工人并不难招,难的是有经验、有技术的,加上公司本身对于精度要求较高,很多工人无法适应。

  记者了解到,技术/操作工长年居于无锡紧缺工种的榜单前排,也是招聘会上的香饽饽,仅焊工一个工种在无锡就有高达两万人的缺口。智联招聘无锡分公司人力资源专家王凯根据历年数据分析,长期以来技术人才的缺口,是招聘门槛决定的。由于技术性工种需要经验积累和技能积淀,越熟练的工人越为稀缺,企业又倾向于招收“拿来即能用”的职工,因此,供需矛盾长年存在。而近来这个矛盾的加剧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来,此类工人流动性强,春节前后是流动高峰;二来是伴随企业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催生出了大量的岗位需求。

  误区

  制造业工种就是“脏苦累”

  长久以来,“又辛苦工资又低”几乎成为了制造业工种的代名词,事实确实如此吗?跟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杜华军,记者走进了江苏大明精工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作业的轰鸣声环绕在耳边,不时有焊接的强光闪现,外头烈日炎炎,偌大的生产车间里反倒有几分清凉。杜华军介绍,这样的作业环境与过去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杜华军直言,1995年刚成为一名焊工时,他常常在高达100摄氏度的温度下作业,大夏天还要穿着厚厚的帆布服,有时候热得连汗都发不出来。最初入行只为了一份高薪,图它“养家糊口能挣钱”,但在长年累月的操练中,杜华军却在辛苦中收获了幸福感:“荒年饿不死手艺人,这门手艺让我感到安心和踏实,只要有手艺,就会有饭吃。”

  在杜华军看来,吃苦耐劳是他入行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品质,而今天的焊工则更需要巧劲儿,在专业的培训中与时俱进,进行技能提升。走进杜华军的工作室,一条充满现代感的机械臂分外醒目,随着他在仪表盘上敲下指令,这台最新的激光焊接机器人开始移动作业。杜华军介绍,只需设置好行动轨迹,接下来的操作都可以由机器完成。从七十年代末最老式的手工电弧焊、九十年代的氩弧焊、埋弧焊,到近几年的等离子焊、光速焊,设备更新换代的同时,工人的作业环境也有了显著提升,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之下,制造业早该撕下“脏苦累”的标签。

  对此,张瑛深有同感。“焊工是传统观念中比较脏累的活,但随着产业升级转型,现在焊工的工作基本上是半自动化的,轻松了很多”,张瑛介绍,除此之外,冲压工也是以往传统观念上比较脏累的工种,而现在借助自动机器人进行切割,工人只需要将物件搬入机器,定好位置距离即可。

  破难

  撕下标签

  需打破信息不对称

  春江水暖鸭先知,求职市场的“一工难求”在职业院校招生时就已显出端倪。无锡职业技师学院招就处负责人介绍,在传统观念中,钳工、车工、焊工等制造业工种与辛苦划等号,无锡及周边地区家庭条件普遍较好,家长都不希望孩子从事太辛苦的工作,因此即便学校设备很先进,老师水平也挺高,制造类相关专业报考的学生仍然很少,有些班甚至因为报名人数太少而开不起来。供需的不对等直接体现在就业率上,据了解,无锡技师学院每年的毕业生双选会上,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模具制造等机械加工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被抢购一空。

  在无锡市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包国强看来,制造业一线岗位招不到人实在有些“冤”。包国强解释,大部分家长对制造业工种的认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事实上现代工厂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制造业一线岗位的作业环境已有了明显改善,企业对于经验丰富、技术出挑的工人开出的待遇也是毫不吝啬。“有些工厂技能大师的收入堪比厂长”。

  “近来面试的工人中以30多岁向上的居多,能明显的感觉到选择技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变少,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个,觉得工作辛苦收入低”,芮爱玲坦言,制造业一线工人确实不算轻松,一般一个调机工需要同时负责好几台机器,工作时需要在机器间来回操作。但相应的工资待遇并不算低,目前公司调机工的工资在每月八千元左右,年底还会发放另外的奖金。

  “对于技术工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杜华军笃定,技术迭代会让未来的制造业工人有更好的饭吃。他表示,智能化解决的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不会完全取代技术工人在日积月累中练就的手艺,设备的行走轨迹依托手工操作的经验,因此,不必害怕因技术升级而被淘汰。与此同时,政府发放系列补贴大力支持技能人才提升自我,并同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享受,技能水平的提升将直接转化为更为丰厚的回报。

  思考

  传统企业如何吸引年轻人?

  一边是制造业技能人才的青黄不接,另一边的互联网大厂offer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获得,为什么年轻人都扎堆涌入互联网企业?在刘凯看来,除了赶潮,互联网企业文化中的员工关怀是重要原因,从花样百出的员工食堂到品类丰富的茶水间,这些薪资之外的软性福利在年轻人中极具吸引力。

  “普通技术人员晋身发展的空间受限也是让求职者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制造业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在这方面问题尤其突出”,在王凯看来,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关键在于为其建立合理的成长和发展通道。王凯还指出,对于高技能人才,企业不能依赖外部市场流入,要舍得花成本提升职工技能,主动培养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技术性人员。从长远来看,企业与员工是利益共同体,技术人员是公司的隐形财富。

  “企业一直有在考虑员工福利的增加,比如通过满勤奖提高员工待遇,为了留住老员工设置了随着工龄增长而增加的工龄奖,同时鼓励在职员工提升职业技能”,张瑛表示,缓解当前紧缺工种的缺口,企业已有所行动。从近期招聘面试情况来看,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比例正在逐步提升。“很多年轻人看好制造业,从多年的从业经验来看,只要有技术有经验,职业前景还是不错的”,张瑛说。

  (晚报记者 陈钰洁 张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