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寒假前的每一天,孙沁心都会走进中国农业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准备2020年即将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igem比赛(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孙沁心现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担任生物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的她2018年毕业于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曾是学生社团“自然之友”的活跃分子。其实,得益于社团活动的不只有孙沁心,还有一女中的每一位学生。
鼓励学生创建社团 成立社团指导中心
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主要形式,社团活动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校的素质教育质量。为此,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大力推进学生的社团建设工作,鼓励学生创建有意、有益的社团。
“学校承担的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项目‘促进综合素养发展的学习活动设计的探索’中就设计了8个百分百的学习活动项目,其中‘百分百学生具有社团活动经历’这一项目旨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鼓励学生自主发展,提供自主管理组织平台,加强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活动组织能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一女中教科室主任王荐告诉记者,学校为此还成立了社团指导中心,完善学生社团活动的运作机制与保障机制,建立了一支人人能胜任社团指导的专兼结合、校内外结合的社团指导教师队伍。自然之友学生社团由学校教科室主任王荐博士亲自负责指导,作为省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他在社团活动上倾注了大量心血,社团被命名为自然之友青少年科学院、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学生社团。
学校德育处副主任王晓云介绍说,多年来,学校已经涌现出一批在全校乃至全市知名的优秀社团,如阳光心理协会、英语口语社、乒羽社、天文社、守望文学社、动漫社、Hit-M音乐社、“女中之声”广播站、摄影社、志鸿义工团、自然之友社等。
项目制学习与探索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众多的社团中,“自然之友学生社团”的表现尤为亮眼。社团活动丰富,实行全体活动和个别活动相结合。全体活动包括新成员的招募、科技活动入门培训、科学实验训练等。每学期,社团还会安排全体成员外出参观学习。江南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苏州中学园区校湿地博物馆、亚洲冷泉港DNA学习中心、江阴长泾古镇、冯其庸学术馆等都留下了社团成员的足迹。
“自然之友学生社团”负责人王荐介绍,社团的个别活动实行项目制,以三人为小组开展活动。因有共同的兴趣,周贝怡和同班同学郭思语、朱婧琦这3位同学组成了无锡古桥研究小组。她们到无锡市图书馆研究文献,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走访分布在无锡各区的17座桥。在实际走访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具体的位置信息,她们经常会在一个地方花费好几个小时寻找古桥的踪迹,虽然辛苦,但她们也有意外的收获。她们发现了第18座桥——大通桥。最终,无锡古桥的研究在第三届“登峰杯”全国中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大赛学术作品竞赛(省级赛区)中获得二等奖。
扎实的实践让学生收获了不少荣誉。该社团历年来总计有三十多项活动获得全国、省、市科技奖项。在2017年第28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无锡名人故居楹联和匾额”项目获省级二等奖。无锡蓝藻处理情况的研究、无锡苯丙酮尿症患儿的研究、无锡地铁空气中菌群数量研究等项目,获得“登峰杯”初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复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总决赛二等奖1项;省29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3项。另外,社团学生还获得IMMC数学建模大赛中华赛区二等奖,科普剧“减肥风波”获无锡市首届科普剧创作演出一等奖、“转基因啊转基因”获第二届科普剧比赛三等奖。2019年经过场馆展览和专家面试,“城市行道树滞尘能力的初步研究”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项目二等奖。
在谈及学校社团的未来发展时,学校校长康立为说:“一女中学生社团始终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宗旨,持续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是女中办学的靓点之一。”
(杨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