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市民李师傅遇到了一件烦心事,他去年8月份从原单位离职后便被拖欠了此前数个月的工资,至今仍是要不回,前几天跟老东家联系还碰了一鼻子灰,回头又要被家人数落,两头受气的他无奈之下只能向媒体求助。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李师傅的事情中存在责任主体不明的情况,尚需进一步调查,类似情况还需留好相关证据。
李师傅来自淮安,2018年时来到无锡打工谋生,凭着一手技艺在惠山区杨市找到了一份焊工的工作,当时老板许诺他按照每天190元的标准发放工资,但是这个约定持续了没多久。“2018年头两个月拿到工资的,一个月是1000元,一个月1300多元,都是给的现金。”李师傅说,他每个月只有十几天是有活干的,生意差的时候做得更少,就像打零工一样,也正是如此,他和其他几名工友都没有跟工厂签订劳务合同,更别说正式的考勤和工资记录了,“我当时要求签合同的,老板说用不着、没事的。”
工作了一段时间,李师傅发现,这家工厂不仅不给焊工提供应有的防护服装,工资发放也不及时。到2019年8月中旬,李师傅实在熬不下去了,于是提出了离职。当李师傅去结工资时,对方表示暂时没有资金,承诺李师傅会在去年年底结清,让其回家等着。信以为真的李师傅耐心等到了2019年年底,但这工资却迟迟不见着落。几次三番找上以前的老东家,得到的结果却还是等,“年底我到厂里,他说还是没钱,让我先回去,说年三十微信转给我。”
为了这事,李师傅的妻子和他也吵了好多次,让他心焦不已。最近一次他和老板在微信上好好算了一笔账,2019年3月到李师傅离职为止,他一共工作了95天,被拖欠的工资总共是17100元。从李师傅的微信聊天记录可以看到,对方也承认了这个数目,但却始终不愿意将之结清。之后,记者电话拨通了两位负责人的电话,但是对方却表示打错了,之后多次尝试均显示无人接听。
无奈之下,记者来到惠山区劳动保障权益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反映了此事。工作人员讲,根据了解到的情况,李师傅的用工主体相关信息不明确,有待于进一步核实,他们也会持续跟进此事,一旦查明责任主体,将会帮助李师傅按照流程进行维权。工作人员也提醒,像李师傅这样来锡务工的人员,一定要保存好相关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记录,“如果被拖欠了工资,那么能够证明其上班的考勤记录、转账记录,跟老板的聊天记录、录音等等。”工作人员说,发生工资纠纷后,能够提供这些有效证据,可以便于他们向劳动者提供帮助。
(甄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