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焦点新闻

强基计划首次报名开始

新“起跑线”,学子们准备好了吗?

  随着12日北京师范大学公布强基计划招生简章,13日启动报名工作,36所高校强基计划试点高校招生报名工作全部启动。首次实施的强基计划,开启了招生新模式,引发锡城家长和考生关注。13日,记者走访了解到,部分家长和学生已经在了解各高校发布的招生简章,对于要不要报名,报什么学校和专业等还在摸索中。

  高校招生有差异,两类学生可入围

  强基计划招生模式有两类,一是按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校测成绩占比15%)和考生志愿,由高到低顺序录取。第二类是对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可破格入围。

  记者梳理发现,各校公布的招生要求各有不同。从目前各校公布的信息可见,在招生人数方面,各高校差异较大。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计划招生人数均达到了210人。诸如中国农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数所高校,计划招生人数仅为30人。还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等多所高校暂未公布计划招生数。

  从高校列出的专业可见,多数包含了基础专业,但填报数量上有差异。大多数高校允许填报的专业仅有一个,也有多个高校可填多个专业。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允许考生按照专业志愿顺序填报所有可填的7个专业。此外,浙江大学可填6个,清华大学可填5个。显而易见,只能填一个专业,对考生来说挑战更大了。

  对于把高考成绩作为主要入围标准的考生,各高校放出的入围的比例也有所不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入围比例为1∶5;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入围比例为1∶4;还有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入围比例为1∶3。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高校在校测中都设有体能测试。其中不少高校明确,体测不合格的考生不能获得强基计划拟录取资格。各校体育测试项目各有不同,比如,同济大学只需在立定跳远和50米跑中选一项,12日公布招生简章的北京师范大学,体测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50米跑。

  报考门槛提高,倒逼育人模式转变

  强基计划首次招生,和以往的自主招生有何不同?释放出哪些信息?

  天一中学副校长陆锋磊表示,强基计划并不是升级版的自主招生。相比往年的自主招生,强基计划中各高校列出的专业多聚集了国家发展的关键领域,更加突出基础学科的重要支撑作用,更加重视一校一策的人才培养。

  省锡中高三年级主任李含进介绍说,从往年情况看,自主招生涉及90余所高校,强基计划试点第一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校只有36所,而且都是“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进入的门槛变高了不少。在启动强基计划后,往年北大实施的“博雅计划”已经宣布取消。另外,强基计划招生人数只有自主招生最高招生数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人才选拔门槛提高了。

  考生在报名成功后,不仅需要闯过高考这一关卡,还要进入经过校测考核等环节。校测中,大多数高校设置了笔试、面试以及体能测试等环节。哪些考生可以入围校测考核?各试点校明确了两类考生可获取校测考核的资格:第一类考生高考成绩需要同时达到当地一本控制线和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其中强基计划入围分数线由高校按照既定的入围比例划定;第二类考生只需满足高考成绩达到本省的本一分数线即可入围。

  李含进说,几乎所有高校发布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中,对于第二类考生报名要求中都提到高中阶段在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获得一、二等奖,“竞赛成绩突出的学生,有重大科技创新、发明以及在文学创作中有突出表现的学生,在后续校测中也会占据优势。这种招考模式,给一部分某个学科能力突出但高考差了几分无法跨进心仪大学门的考生一次机会。”

  在陆锋磊看来,强基计划的实施,对基础教育阶段的育人方式提出了新要求。中小学要落实“五育并举”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注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发展指导、生涯规划;注重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体能素质。此外,更要重视综合素质评价的落实和优化,比如建设对接省市专业平台的校本化数据平台,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数据的客观性、公正性、可评估性。

  家长和考生报考要点

  这段时间,高一、高二的学生和家长还能淡定观望,高三学生和家长已经在为报不报名,怎么报名发愁了。学生和家长在申报强基计划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

  陆锋磊表示,学生在报名前首先要明确,自己是否对基础学科具有浓厚的兴趣,至少不排斥高校列出的相关专业。学生在报考前还要仔细阅读高校的招生简章,熟悉高校“笔试+面试+体育测试”为主的选拔模式,判断自己是否符合相应学校的申报条件。比如有的高校列出了取得学科竞赛全国决赛银牌及以上、高考成绩优秀、综合素质优秀等要求。此外,还要学生关注“限报1所高校+规定专业”的要求,以及部分高校先确定录取考生,再安排专业的方式。考生在申请时还要考虑,能不能接受这所学校的其他专业。

  家长辅助孩子申报时也要注意准确分析孩子的自身情况,了解报考流程,密切关注各校发布的官方消息。“强基计划对优秀的孩子是一种政策利好,应该积极参与。家长在帮孩子申报时还应当立足长远,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辅助他们逐步明晰对未来的规划。如果在向上争取和求稳心态中难以平衡,建议孩子‘跳一跳’,也能激发其学习动力。最后,不能忘了按照高校要求帮助孩子准备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材料。”陆锋磊说。

  “家长和学生也不要过分看重强基计划,毕竟大多数高校通过强基计划选拔的人数还不到其招生总数的5%。如果错过了报名或者没有被录取也没有关系,对后续填报高考志愿完全没有影响。不参加强基计划,选择专心准备高考也未尝不可。”李含进说,高考临近,这段时间考生要注重调节身心,家长应该多给考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坦然面对这一次考试。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