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郁有满 文 |
作为百年工商最繁荣发达的无锡北塘地区,历史底蕴深厚,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有许多故事可以讲,大有文章可做。
先有后祁,慢有北塘
居住在后祁街、北塘大街一带的老人常说起“先有后祁,慢有北塘”这句老话,说的是后祁成为街坊的历史要比北塘早。无锡塘河虽在战国黄歇时有之,但直到鸦片战争前,北塘沿岸仍是一片芦苇塘和菜园田,一直延续到三里桥、长安桥一带。后祁街约在宋代已产生,古称“后祁里”,为村(属天授乡)。“北塘为芦苇塘,后祁里有街”的说法相沿至近代。后祁街的形成与发展,与这里先后建有不少寺观道院有关。其中元升道院规模最大,有5048间房屋。当初正街十分狭窄,位置相当于现在的后祁后街之处。这里是佛道胜地,因此人口聚居,成为一热闹去处。
为迎接乾隆皇帝,无锡官员特地从青石路到大王庙一段铺人字形砖头路,称御道,旁为石片路。自此后,原后祁正街成后街,房屋前门改为后门,另开前门为正门,形成后来的后祁街。
清道光咸丰年间,北塘商市已渐兴起。太平天国后,米市先在北栅口树巷,旋移到北塘,不久即形成三里桥、北塘等段米市。这里成为无锡商业最为繁荣之区。而随之产生的脚班、缝袋工人就近落脚聚居在后祁街,其屋大多为平屋。1860年,因太平天国战事,后祁街被烧毁不少房屋,路面也不平。太平天国战事之后,北塘米市重又兴盛。
1925年,无锡米行业首领赵子新得知无锡著名绅商杨味云在周山浜一带开办无锡商埠,也想仿照开辟博(北的谐音)里商埠,筹划发展范围为北塘和后祁街一带,拟在后祁街西北地段筹办博里公园,在大王庙设筹备处,商埠木牌钉立在豆腐浜附近的土高墩上,但因政治背景不如杨,经费又无着而未能实现。
日军侵占无锡期间,强行拓宽后祁街,南面收进两架屋, 北面收进一架半屋。后有当地律师曹宁洪因乘包车的需要,发起铺石子路。到了上世纪70 年代,后祁街铺成沥青水泥路。90年代拓宽建造成具有欧洲建筑风格式样的欧风街,将后祁街并入青石路,两旁旧居拆除,只剩下狭小的后祁后街。近年,青石路改造,后祁后街也消失。北塘地块即将改造,但后祁街、青石路的路基还在,这是一条历史痕迹线,也是保护北塘的规划线。
北塘“蔡半塘”
北塘向有“蔡半塘”“朱一角”“祝一块”的民谚,以称三家之富,尤以蔡氏最为显著。北塘的兴盛,蔡氏厥功至伟。
蔡氏祖先系北宋河南新蔡人,靖康之难蔡源南渡,后代迁苏州洞庭西山,又分别迁无锡鸿声西仓与梅村。1344年,蔡烙从梅村迁北塘芙蓉湖上蓬莱庄(今江尖口到蔡家弄一带)。清代有一支由西仓迁蔡墅巷。蔡家弄分前、后。蔡墅巷又分前、中、后。北塘蔡氏,仕商兼备,数世经营,资金积累日多,大部置北塘一带田地房产,逐渐形成从张成弄以东起,至接官亭弄以西一带的北塘西街的店面房产,几乎全为蔡氏所有,结合蔡氏名门望族的社会地位,世人誉称“蔡半塘”。
民国时蔡氏中尤以蔡缄三闻名,其父蔡仪庭曾任清朝盐务官,积了一笔钱购买北塘大片土地。蔡缄三主持祖产复生堆栈,并与亲友合伙开办蔡合昶茧行等,曾任过银行经理,与唐氏合伙办过九丰面粉厂、庆丰纱厂等多家企业,而成为唐蔡资本集团。1912年任无锡商会副会长。1914年蔡倡议修补破旧的北塘街,易旧砖为弹石路面,缺银1500元由蔡独立承担。他早年主办蔡氏义塾,1931年捐地4亩半扩建蔡氏小学。人呼“蔡半塘”,不仅是因为蔡家在北塘的房地产多,还因蔡缄三对北塘社会事业的贡献大,影响大。
北塘大街,自清末至民国,一直是无锡商市中心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北塘大街米市衰落。1992年,北塘大街由原来的8米拓建至30米,沿河边外街房屋因防汛而被拆除,只剩里街一排房屋,昔日的山地货行已无,本属风水宝地的商市顿时冷落。
远兜远转转水河
无锡惠农桥对面,有一座亮坝桥,为明代所建。太平天国时在亮坝上转角处设有厘卡,即税卡,后由政府延续至上世纪30年代才撤。北乡到城区的往来船只,被亮坝拦住,不能直驶北塘和工运桥(当时尚未建桥,系一渡口),必须向西弯到顾桥下进入转水河。该河沿北栅街经石灰场转弯,过泗堡桥,然后进入运河。船只远兜远转绕荷叶村一周,航程约3里,极不方便。不过,由于顾桥下为转水河出入口要道,使北栅口一带商业繁荣,店铺毗邻。清末八段米市中,北栅口也为其中之一。
1925年春,齐燮元军队溃逃到锡,北里人士为维持北塘地区治安起见,将亮坝拆除,河道交通大为便利,但北栅口一带市面渐趋衰落,商号和税卡等纷纷迁到惠农桥附近。往昔樯帆林立、行船络绎不绝的转水河较前大为冷落。
江尖渚上团团转
江尖渚由于四周环水,交通不便。相传,从前有一位孝子到江尖渚寻找母亲,他一路走,一路喊,团团而转,于是就有了“江尖渚上团团转”的说法。著名戏曲理论家周贻白在1946年写过一首《竹枝词》:“隔水喊娘娘不应,缸尖渚上四无凭。劝君莫笑团团转,孝子寻亲血泪凝”。清末,李鸿章赴美国考察,在摩天大楼玻璃转门中转了一圈仍出不来,不由自言自语地说:“这倒像无锡江尖渚上团团转了”。
邹姓为江尖的大姓,国民党元老吴稚晖小时候曾居住在江尖邹氏其外祖父家。在江尖的富商,还有蒋、袁、陈3家,均以陶器为业。江尖96号,有一幢典型的民国初期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的老房子,是无锡第一家纸业公司所在地,为三间、三进、四合院式的转盘楼,尽管无锡有过不少转盘楼,这一座却是原汁原貌,象征着当年富商的辉煌。
旧时,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日,有“灯棚”盛会, 各陶器店将缸甏叠成数丈高的宝塔形,缸内储油,入夜点灯,通宵不灭,称为“宝塔灯”。 民国初年,无锡诗人秦颂石描绘了这一景象:“浮屠七级叠银缸,万火齐明照十方”。
江尖西口产有金眼鳑鲏,味鲜美,至抗战前还有。后因捕捉过多,加上污染,现早已无。
渚上出入全靠摆渡。新中国成立后,还有横浜口、财神堂、丁降里、大码头弄和陆右丰槽坊、汪义源粮店前多处渡口。历史上,民间有“身无三千(摆渡铜钱),不上江尖”之说。1953年,在东面建普建桥,系木桥,与横浜沟通,可入市区。1961年,桥址往北迁移数十步,建钢筋混凝土拱桥。1996年,始建江尖大桥。
这里四面环水,日长天久,成为低洼地区。一遇大水,水就漫至岸上,甚至淹没路面,进入民居。2002年,江尖居民及所有单位房屋拆迁,在这里建成占地3.9公顷的江尖公园。
淹不了的黄埠墩
黄埠墩又名小金山,位于无锡吴桥以南、惠山浜口的古运河中心,四面皆水。一说因春申君黄歇而得名,“埠”意为可停泊船只;又一说为宋徽宗时,浙江山阴人黄信来无锡经营米业,设米行,造堆栈,墩旁常停泊粮船而名。墩为圆形,面积220平方米,用石砌驳岸。
自古以来,该墩即为古运河中的一处胜迹。墩上庙宇约建于唐代。元至元十六年(1279),民族英雄文天祥被元军羁押北上路过无锡,在墩上过夜,写下《过无锡》一诗,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明嘉靖南京右佥都御使海瑞,曾为环翠楼亲书匾额“环山临水第一楼”。康熙、乾隆南巡时曾驻跸于此。康熙题“兰若”一匾, 乾隆亦留有“两水回环抱一洲,不通车马只通舟”的诗句,并特地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仿黄埠墩而造凤凰墩。咸丰时,黄埠墩上佛殿和众多匾联俱毁于战火。同治初年重建。1921年又毁于火。1925年,无锡人唐保谦、蔡兼三、俞复等捐资重建。原悬阎锡山所书“小金山”匾额,后改为林森所书“圆通寺”匾额。1958年,因古运河改道,有碍施工,原建筑悉数拆除。1981年,将南门外张元庵戏台拆迁于此,名“正气楼”,加建随墩围墙、望山楼、文天祥诗碑、蓬莱门等。
古时黄埠墩素有“洪水淹不没,水枯不见底”之说。可是随着三里桥到吴桥防洪墙的建立和地面的加高,黄埠墩与四周地势相比,再也不像以前那样高。20世纪90年代后数次发大水,都淹没了墩岸,水进入楼里。如何保护恢复黄埠墩,并与惠山古镇连通,是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