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看无锡

公益保护提示函按下鱼塘填埋暂停键——

原因很有爱: 让候鸟顺利孵化

  (姚闻斌 摄)

  本报讯(晚报记者 念楼)这几天,太湖边的废弃鱼塘中,几只黑翅长脚鹬幼鸟破壳而出,模样小巧可爱。滨湖区检察院检察官华忆娇收到热心市民发来的幼鸟照片,甚是欣慰。要知道,为让鸟儿顺利孵化,该院专门制发公益保护提示函,给鱼塘填埋施工按下暂停键。

  前不久,该院接到热心市民的电话,反映在无锡马山太湖国家度假区附近,多处鱼塘正逐步被填埋,栖息在鱼塘内的野生鸟类黑翅长脚鹬即将失去生存之地。检察官接到线索后赶赴现场走访调查,并联系相关部门共同查看,实地确认鸟类栖息地情况。经了解,黑翅长脚鹬是一种候鸟,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中的湖泊、浅水塘和沼泽地带,繁殖期为5月到7月。该物种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同时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由于工程施工需要,有的鱼塘被填埋了近一半,而鱼塘里已有黑翅长脚鹬筑好巢准备孵卵。

  “黑翅长脚鹬选择了生态良好的上述鱼塘作为栖息地,且最近正处于繁殖期,需要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繁育后代,一旦鱼塘过早被填埋,将会影响它们的生息繁衍,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该院检委会专职委员彭德文介绍,检察机关随即启动了公益保护机制,向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滨湖分局发出公益保护提示函,建议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及时采取合理保护措施。

  很快相关职能部门约谈了鱼塘负责人,鱼塘负责人随即暂停填埋施工作业,圈定保护范围,表示将待黑翅长脚鹬完成孵化且幼鸟具备迁飞能力后再行施工。现场还竖起两块警示牌,标明了鸟类栖息地的教育内容。候鸟生态家园得到保护,于是出现了开头检察官收到照片的一幕。

  “如果说可爱的黑翅长脚鹬出现在滨湖区,是生态观鸟爱好者之幸,那么保护好这些水鸟的栖息生态家园,就是检察机关的公益之责。我们将积极构建由社会热心公益团体、相关职能部门、检察机关等多重力量参与的公益保护共同体,推动野生动物保护新局面”,该院检察长陈利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