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一早,新吴区太湖大溪港湿地公园亲水平台,一盆盆花白鲢被倒入太湖中放流。当天,由省农业农村厅、无锡市人民政府主办,省太湖渔管会办公室、无锡市农业农村局承办的2020年全国放鱼日无锡太湖公益放流活动在此举行,当天放流了150万尾花白鲢。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无锡为加快推进修复太湖水域生态环境、丰富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太湖渔业资源实施了多项重要举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退捕,鱼类抑藻净水工程持续实施,“人放天养”渔业发展新模式创新开展,沿湖池塘标准化改造全面完成……2002年起,无锡率先向长江投放河豚鱼苗、鱼种40万尾,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放流事业,为沿江各地生态放流工作起到了带头和促进作用。连续6年每年投入200多万元,开展长江、太湖及主要内陆湖、荡增殖放流,恢复渔业资源,修复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太湖公益放流活动已成为无锡的公益品牌和生态名片。
6月6日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全国放鱼日”。2009年起,江苏省太湖渔管办就组织无锡、苏州等地区在太湖里放养鱼苗,利用花白鲢的滤食性鱼类的生物性特征净化太湖水质,从而改善太湖水环境。江苏省太湖渔管办副主任吴林坤表示,鲢、鳙能大量滤食水中的浮游植物,放流鲢、鳙能有效抑制蓝藻生长和繁殖。据科学测算,在太湖中放流一尾花白鲢每长1斤肉,可吞食30斤左右的蓝藻,当这尾鱼长到3斤时约能吃掉100斤蓝藻。近年来太湖通过放流鲢鳙年均消耗蓝藻和绿藻分别为31963吨和18334吨。去年,通过渔业捕捞过程,共计从太湖中移除氮2515吨、磷315吨、碳6468吨,相当于节省除氮费用1.16亿元、除磷费用0.73亿元、除碳费用1.23亿元,合计创造环境效益达到3.12亿元。
吴林坤表示,今年是第十二届太湖放鱼节,平均每年渔业部门要在太湖水域放流1亿尾花白鲢等有效鱼类,而今年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放2000万尾花白鲢等有效鱼类。预计今年可放流达1.2亿尾鱼类来改善太湖水质,有效增殖太湖渔业资源、控制太湖水质富营养化。同时,可唤起社会对太湖水质改善的关注度、促进太湖生态全民共建。
(袁晓岚/文 还月亮/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