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再获殊荣,该所周德怡、甄莉丽、姚建军办理的“张某书写遗嘱时精神状态和民事行为能力鉴定案”被江苏省司法厅评为“2015-2018年度江苏省优秀司法鉴定案例”,该院副院长、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所长姚建军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不要以为这些行业内的奖项与普通市民没有多大关系,记者日前走近这群“福尔摩斯”,发现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和市民息息相关。
记者了解到,作为无锡唯一一家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机构,早在2010年前,隶属于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每年鉴定量在100例左右,而近年来,鉴定量逐年增加,去年鉴定量攀升至1200例,10年增了11倍。有的当事人有过错,如果经鉴定有精神疾病,可能会从轻判处或免责;有些遭遇性侵的受害者被鉴定有精神疾病,就能追究对方“强奸”相关责任;还有些人企图“伪装”精神障碍患者,意欲逃过法律的制裁。只有这群“福尔摩斯”们明察秋毫,才能保障精神障碍患者和正常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假冒“精神障碍患者”以此逃避法律制裁的行为,维护法律的尊严。
说起量变的原因,姚建军副院长认为,这是群众法律意识增强的必然结果。他介绍,目前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主要分为刑事与民事(含交通事故伤残等)两大类,在刑事鉴定中,精神疾病鉴定结论直接涉及法院对犯罪嫌疑人的定罪量刑。目前他们接手的案件中,刑事案件约30%,民事案件要占到70%。
目前全世界都没有一种仪器可以准确测出被鉴定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所以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没有什么神秘武器,精神疾病司法鉴定其实就是一种建立在文证审查、倾听、观察基础上,应用精神病医学知识和法学知识的鉴定检查手段,依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相关检查规范和评定指南,分析研究被检对象精神活动是否存在异常,精神心理活动是否对作案行为或者民事行为的辨认及控制能力产生影响、影响程度如何。
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所所长助理周德怡介绍,就拿这次获奖的案例来说,由于被鉴定人已死亡一年余,更是增加了鉴定难度。该所鉴定人员在法官陪同下走访张某住过的医院,调出了每一天的病历,请接触过张某的人回忆了很多书面证词,并提供当时在场人拍的照片和视频,光组织书面材料的案卷就达三四百页。通过长达半年的调查取证,最终鉴定张某精神病或明显智能损害的诊断依据不足,即无精神病,法院也采信了这一鉴定意见。
也有一些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法律制裁,采用“装疯卖傻”的方式,试图蒙混过关,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正常人要伪装成精神障碍患者并不容易。
周德怡介绍,一些人认为精神疾病无法用仪器检查出来,因此可以轻易假扮,而事实上,一个人的精神状态虽然是件主观的事情,但从其客观行为上依旧可以看出端倪,对于有着丰富临床经验和鉴定实践的精神疾病鉴定人来说,一些人为夸张、做作的表演往往很容易被识破,一般案发后可以装精神病,但案发前较长时间装不了精神病。近年来,该所的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由于科学严谨,鉴定结论被司法机关采信率高,吸引了苏州、泰州、南京等地慕名而来寻求鉴定。
(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