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梅姑娘”发威,无锡下了一场今年入梅以来的最强降雨。经过昨天白天短暂的休整后,新一轮降雨又安排上了。和上周相比,本周的降雨势头更强劲,每天的雨量几乎是中雨打底,局部大到暴雨。根据气象部门预测,本周最高累计降雨量可能达到250毫米。
上周六晚的那场强对流天气让很多市民措手不及,当晚电闪雷鸣夹带着狂风呼啸,让我们感受到了“梅雨怪”狰狞的一面。从气象部门自动站实况来看,这场降雨下得极不均匀,雨量北多南少,宜兴部分地区滴雨未下,大的雨量集中在江阴,最大雨量出现在江阴临港街道,12小时降水量达到47.4毫米。当晚不仅雨大,风力更是恐怖。据监测,全市共有8站极大风速超过20米/秒,江阴华士镇极大风速达到27.9米/秒,风力达到10级。
和往年不同,今年“梅姑娘”的降雨强度和分布极不均匀,其中10日全市小到中雨,江阴东南和宜兴西南地区局地暴雨;11日全市小雨,江阴东南局地暴雨;12日全市小雨到中雨,惠山区大雨;13日全市小到中雨,江阴北部大雨到暴雨,其中13日晚上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强的对流天气,全市28个站点出现了8级以上大风。据统计,从入梅首日10日至14日8时,无锡、江阴和宜兴国家基本观测站累计雨量分别为54毫米、74.4毫米和10.5毫米;加密观测站累计雨量为2.3—143.9毫米,全市最大雨量出现在江阴祝塘,达到143.9毫米。
目前来看,本周仍是雨水的主场。昨天,市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报告,19日前梅雨带在沿江及淮河流域一带摆动,锡城仍多强降雨过程,预计14日-19日累积雨量120—180毫米,局部200—250毫米,期间伴有短时强降水、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最大小时雨强40—80毫米。气温方面,最低气温在22-25℃之间波动,最高基本都在30℃以下,但因为空气湿度大,感觉还是有点闷热,要注意做好通风工作。
昨天下午,市应急管理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气象局联合发布第1号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号。受梅雨期持续降雨影响,预计14日13时-18日13时江阴市月城镇、南闸街道、申港街道、华士镇等地的低山丘岗地区发生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前期强降水已导致土壤含水量较多,地质灾害风险高,随时可能出现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应尽量少去山坡、沟谷等高风险区域。特别是到了晚上,大家在熟睡之时容易身陷危险而不自知,所以应尽快检查周边环境,确保居所安全,住在坡边、沟谷的,记得“住前不住后,住上不住下,小雨不休息,大雨走亲戚”这五字经。
虽然出梅尚早,但短时的“中场休息”可以期待。预计20日副热带高压南撤,梅雨带将退回至江南中南部地区,届时锡城的降雨将暂时停歇。(蔡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