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宜兴市法院通过远程视频审理了目前无锡地区涉案金额最大的防疫物资诈骗案。被告人包某因犯诈骗罪获刑11年、罚金12万元。
40多岁的包某来自江苏太仓,无固定职业,通过朋友圈从事红酒代购生意。为打开销路,她常称丈夫是澳籍华侨,自己拥有澳洲绿卡,且在澳洲有两个酒庄,常去迪拜做红酒生意,把自己包装成“阔太太”。实际上包某压根就没出过国,经济也相当拮据。疫情期间,包某发现防疫物资供不应求,便萌生了利用微信朋友圈发布防疫物资售卖的虚假信息骗取他人钱财的想法。1月28日至2月19日,在根本就没进货渠道的情况下,包某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自己能从迪拜采购大量口罩、额温枪等防疫物资的虚假信息。
在宜兴经营一家食品店的周某,在朋友圈看到包某发出的可代购防疫物资的信息后,轻信了包某有进货渠道,就在自己的顾客微信群中宣传,并通过微信向包某预定了大量防疫物资。第一次付款后,包某就发来所谓货物进仓的照片和视频,并伪造了提货短信,骗取周某的信任。周某随后接连下单,总金额达123.31万元。
随着时间的推移,周某因迟迟收不到防疫物资从而产生怀疑,开始追问包某。包某又以防疫物资被海关查扣等理由不断拖延收货日期,甚至伪造自己与所谓海关人员的微信聊天记录,企图蒙混过关。在此期间,包某共计骗得周某在内的10名被害人合计126.798万元,一部分用于还债,剩余款项取出后藏匿家中。
2月19日,包某因被群众举报而落网,归案后如实供述了上述事实,并自愿认罪认罚。案发后,警方从包某住处查获藏匿的现金72.89万元,包某退出赃款50.42万元,均已由警方发还周某。
法院审理认为,包某的行为已构成诈骗罪;归案后能如实供述罪行且自愿认罪认罚,并退出了大部分赃款,可从轻处罚。据此作出上述判决。 (何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