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秒读

“走出来”的希望之路

  盛夏,佛山市三水区广东星星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的车间内,45岁的李力挖正在流水线上给制冷橱柜安装压缩机。虽然个子不高且身患残疾,但他动作熟练,是车间里公认干活最卖力的员工之一。在这个大车间的另一边,李力挖的妻子、48岁的何公各负责组装制冷橱柜。

  李力挖与何公各都没上过学,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8年,佛山市与凉山州两地政府组织东西部就业帮扶。穷怕了的何公各动了心思,思前想后,最终鼓足勇气和一批老乡一起,在政府的组织下来到了珠三角。

  这是改变命运的一次决定。何公各很快学会了生产线上的操作,没多久就把欠亲戚朋友的债都还了。一个月后,何公各又把丈夫带进了这家企业,两口子一起打工,一年能有8万元左右的收入,孩子的学习生活费用再也不愁了,年底还能有几万元存款。“不欠别人钱了,很有安全感,要是早点出来就好了。”何公各笑着说。

  对于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户而言,务工就业往往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方式。2016年以来,广东与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四省区通过劳务协作,帮助深度贫困地区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广东企业打工,实现快速脱贫、稳定脱贫。在这条“走出来”的扶贫路上,幸福正在生根发芽。

  从2017年到2020年6月,广东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协议,共转移桂、川、黔、滇四省区贫困劳动力到广东就业34.6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