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钱云祥
2020年无锡市中考数学试题,延续了前几年的命题方向与原则,严格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内容范围与要求及其基本思想进行命题,践行了“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数学”的总体思想。
注重基础,体现平稳,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获得成功体验
试题注重基础,印证了“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试题几乎涵盖了初中阶段所有的重要数学知识点,如第1~8题、第11~16题、第19~25题等题都较好地诠释了试卷的基础性,“教”“学”“考”三统一的设计,有利于引导我们的教学回归基础,重视基础。相信,体现平稳特点的试题设计,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考场的解题实践中获得较好的成功体验。这种体验,也必将为学生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联系实践,学以致用,让学习在实际应用中彰显学科价值
试卷中命制了许多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联系实际生活的问题,重点考查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第12、16、23、26等题都是学生较为熟悉的实际生活背景。比如,第12题“我市地区生产总值逼近12000亿元”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经济的发展;第16题“我国古代问题”源自教材(苏科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96页),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测量问题),引导我们的复习教学应回归课本;第23题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收入”“支出”“存款余额”,这样的反映民生的“统计”题,让学生倍感亲切,同时,表格中逐年增长的数据,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第26题,在矩形地块上种植三种不同花卉,在对称美中寻求种植的最佳方案,将“用字母表示数”与“不等式”、“函数”有机结合,让数学学习在实际应用中彰显学科价值与魅力。
强调思维,弘扬经典,让能力在自主探究中得以自由生长
思维能力是数学的核心能力,而推理则是思维过程的重要演绎。逐题剖析,哪怕是一道选择题或填空题,都无不体现思维性。比如,第4题,由“x+y=2”“z-y=-3”想到两式相加可以得出x+z的值,考查了“代数变形”的意识与能力;第10题,以单项选择题的形式考了一道多项选择,要求学生全面审视每一个结论;第15题,“写出一个函数表达式,使其图像的对称轴为y轴”,虽属开放性问题,答案不唯一,但却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全面思索了所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第17题,一道小小的填空题,融合了“待定系数法”“图形的相似”等知识点,涵盖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多种数学思想与方法;第9、18、27题,经典的几何图形与问题,基于特殊图形(四边形、三角形、圆),运用初中数学重要知识点与方法,进行确定性求解或探究变化中的图形特征或隐含的函数关系;第28题,则在保证基础送分(第<1>题第①小问)的前提下,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挑战性要求,自主探究,自由生长,让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
纵观整卷,试题的基础性充分体现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背景下的人文关怀,局部的能力要求凸显了对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考查,同时需关注数学知识形成和发生的过程。总之,这份试卷很好地达成了预设的命题目标,既有高立意,又很接地气,真正体现了在平稳中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