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一第二实验小学红领巾寻访小队走进了西漳大船老船匠章桂兴的船模工作室,寻访西漳大船的制作技艺。
走进工作室,队员们就闻到一股从船模上散发出来的木香气。在参观过程中,章桂兴告诉队员:“曾经的江南第一船——西漳大船是根据惠山区西漳这个地方而命名的,它是一种内河运输船型。”他仔细地向队员们介绍了船模的每一个部件,及其承担的作用。
作为一名老船匠,章桂兴向队员说起了自己的从业故事。“我从15岁就开始学造船,先后在航运公司、船厂工作过,跟船打了一辈子交道。无锡是水乡、桥乡也是船乡,过去人们出行靠船,下田劳作靠船,甚至买卖东西也在船上,百年历史工商名城的形成与便捷的水上交通密不可分。”在谈话的过程中,有队员发现章桂兴的右手手指上有伤痕,询问后了解到伤痕是在进行船模研究时留下的。章桂兴笑着说:“做船匠的有点小伤不算什么,这很正常,当热爱一件事情的时候,所受过的伤都是荣誉勋章。”
队员代静娴告诉记者通过这次寻访,她学到了很多与船有关的知识,也明白了制船的不易。“西漳船是无锡人民智慧的结晶,是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章爷爷希望我们能传承家乡文化,同时也能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传递下去。虽然老手艺已经逐渐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这种认真、敬业的工匠精神是永远不会过时的。”
带队的党员教师章维明说:“从老船匠章师傅身上我看到了可贵的工匠精神,作为党员教师我们要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该校校长季玲表示,未来学校将通过课程基地建设,让学生聆听舟船史话,体味水乡船韵,欣赏名船世界,浏览船舶科技,使学生加深船文化的认识,同时挖掘“船文化”的育人内涵——追寻理想追求卓越的志向、乘风破浪攻坚克难的态度,还有风雨同舟的团队合作意识、百舸争流势不可挡的个性发展意识等,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
(徐婕妤 通讯员:沈纯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