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看无锡

这些优秀考生,学习自有一套

  24日,江苏高考成绩揭晓,不少考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文理科成绩优异的两位学子,请他们分享学习心得。

  时鹏扬:

  数学首次拿满分,冲刺阶段复习有方

  江苏省天一中学高三(2)班的时鹏扬坦言“我是从班主任老师那里知道成绩的,有运气成分。”虽然考完感觉自己稳了,但到查分的时刻还是有些心虚。数学160分、附加分40分的成绩让许多人惊叹,时鹏扬介绍,今年的高考数学难度略大,没有掌握一些更高层次的技巧就不好解题,所以平时在充分理解和吸收老师课堂所授内容的同时,要听出老师的“弦外之音”,不断拓展学习,而不是局限在高考模式中。

  将百日冲刺分为三个阶段,有目标性地开展复习,这是时鹏扬成绩稳步提升的“秘籍”。“我的能力是随着复习巩固逐渐提高的,一模成绩还不太理想,二模有了进步,高考则是发挥最好的一次。”通过平时的考试,时鹏扬发现自己的语文和英语作文较为薄弱,所以第一阶段花了40天突破弱项。接下来的30天他把时间用来巩固基础,最后30天用于刷题提升并做一些总结性工作。“这样一来,我的百日冲刺目标就是高考,不会关注每一场小考试的得失。”时鹏扬说。好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养成,时鹏扬妈妈就很注重这点。“小时候,他时常看书一看就是两三个小时,我们也会关掉家里的电视、电脑,不发出噪音打扰他。”时鹏扬妈妈说,儿子从小数学就不错,几乎没给他报过补习班。

  “高考前最后一次回家弹吉他,我还把弦弹断了。”时鹏扬笑说,周末放假回家他都会选择弹吉他放松一下。平时在学校,时鹏扬会利用每天晚上2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约上同学一起绕操场跑上2公里,偶尔还会打上几场篮球。

  作为学校信息研究社社长,时鹏扬经常与社员分享算法知识,讨论信息学竞赛的题目。他对计算机的兴趣还要追溯到初中,在一堂课上偶然接触到基础编程知识后,时鹏扬便一头栽了进去。在2018年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NOIP2018)上,时鹏扬获得了江苏赛区一等奖。此外,他于2019年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江苏赛区一等奖和第三十五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CMO)银牌,“我的专业选择倾向于计算机,不过还要再思考一下。”结束高考后,时鹏扬终于有时间学习视频剪辑,尝试剪辑一些喜欢的动漫片段。

  沈鋆:

  积累英语词汇量,保持学习兴趣

  省锡中高三(2)班的沈鋆高考分数是文科类425分,选测双A+,“我没想到英语比我预计的高了5分,数学却比预计的低了5分左右。”沈鋆说。

  谈及学习经验,沈鋆总结为: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每一项任务,保持学习的兴趣。沈鋆在高考中外语考出了116的高分,她认为自己学习英语没什么特别的诀窍,主要靠积累词汇量。除了多背单词,她平时很喜欢阅读英语原文,看英语视频,“这么记词汇的话,就不觉得枯燥乏味了。”2018年12月,沈鋆获得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中二年级组一等奖。

  阅读、旅行、吃吃喝喝、摄影都是沈鋆的爱好,她还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曾去山区参加过公益助学。从小爱好阅读的她即便在忙碌的高中依然每年保持一定的阅读量。她的阅读爱好来自于父母营造了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母亲在她小时候就买不少绘本、童话,每天阅读时长基本能保持1小时左右。喜欢阅读的她,于2018年6月获得第二十届“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二等奖,同年8月获得全国创新语文大赛华东赛区一等奖,

  这个暑期因防疫需要,暂时无法出行不免遗憾,不过沈鋆已经把自己的假期生活安排得很充实了。“这个假期我除了学开车还想自学摄影,提升PS等技术,进入大学后还想加入摄影方面的社团。”

  (杨涵、陈春贤 实习记者 胡婧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