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爷爷,飞行员有身高要求吗?”“我以后怎样才能当上飞行员?”昨日下午,无锡报业少年新闻学院再度开课,一见到主讲人——特级飞行员李景贺,小记者就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和他们心目中的英雄攀谈起来。小记者王紫涵举起写满问题的采访本向记者道:“知道有机会采访李爷爷,我昨天晚上查了关于他的一些新闻报道,准备了好几个问题。”
今年70高龄的李景贺1970年从陆军被招飞到空军当飞行员,参加过核试验样品回收、大兴安岭灭火、1998年抗洪、神舟飞船返回舱搜索等重要任务,是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历史上飞行时间最长的飞行员之一。现在他是无锡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薪火传承报告团”的一员,曾多次为全市青少年进行教育宣讲。
“我一共在天上飞了13000多小时,折算一下大约有540多天。曾经获得4次二等功,13次三等功。”听到这一串数字,小记者们一边在采访本上认真记录,一边点头露出钦佩的表情。
李景贺向小记者介绍了自己飞行生涯遇到的四次特情,飞机货舱门掉落、发动机停车、起落架无法放下、地平仪失灵,每一次特情都被他成功处置,化险为夷。有小记者说:“李爷爷的这些故事让我听得惊心动魄。尤其是前起落架不能安全放下那一次,面对突发的情况,他沉着冷静,快速在空中研究好应对方案,把飞机停在了跑道外的草坪上,避免了飞机起火损毁。”
1980年代,面对待遇优渥的民航抛出的橄榄枝,李景贺拒绝了。回忆这一段经历时他说:“国家为了培养一名合格飞行员需要大量的投入,我不能因为个人的一点小利益,就这样离开部队。”因为各类重要的飞行任务,李景贺经常顾不上家。2008年汶川地震,已经停飞的李景贺主动回到部队请战,三天内连续飞行二十多小时,执行向地震灾区空投伞兵,运送物资等任务。“那是我飞行生涯的最后几天,困了就趁装卸物资的时候,在机舱里睡一会。”
“你执行各种任务的时候会想家里人吗?”“你当初是怎么想到去要参军的呢?”采访环节,小记者们争相提问。小记者杨皓麟向李景贺请教:“我看过《中国机长》,电影里民航飞机穿越雷雨云区,空军的飞机能从雷雨云区经过吗?”李景贺告诉所有小记者,所有的飞机都应该远远地躲开雷雨云区。
活动结束前,李景贺寄语小记者:“我当年参军是为了实现保家卫国的理想,希望你们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向着自己的理想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
(徐婕妤/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