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小镇褪去白天被阳光包围的燥热,被大家称为“小无锡”的洛社镇华灯初上,美若画卷。步行街上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夜晚就在闲适里悄然来临。白日里有点沉寂的小巷子开始热闹,与城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相比,这里的慢生活就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古朴的中国风特色,多样的业态,夏夜还是这里最有烟火气。”吃完晚饭,习惯带着家人到小镇步行街逛一逛的“80后”居民钱琳说道。炎炎夏日,要说在洛社镇哪里可以感受最浓郁的人间烟火,“古韵步行街” 是首选,最新流行的餐饮、新奇服装、最有韵味的老行当这里都有。
“古韵步行街”的前身由洛社镇两条背街小巷龙镇路、公园路组成,这两条道路全长约400米,呈十字交叉,周边紧靠当地人民路、中兴路、新兴路等主干道,一直有较高的人气。洛社镇村建办相关负责人贾健介绍说,“步行街”上承载当地居民的很多回忆。曾经一度这里的道路环境日趋衰败,很多车子贪图方便,在背街小巷里穿行,造成经常堵车,垃圾处理和分类问题也令人头痛。当地政府依托“江南工商城,锡西中心镇”建设契机,回应民众关切,结合洛社镇1600多年的人文底蕴,决定把这里改造成一条独具洛社特色的“古韵步行街”,“盘活”小镇居民夜生活。
去年11月,当地政府对“服役”了数十年的龙镇路、公园路开启改造提升工程,耗资400万元,用近半年的时间完成改造。原有水泥路面更新换代,改用古色古香的青砖铺就步行大道,地面井盖被画上趣味涂鸦。整体形象全部采用中国风特色,分隔线,休闲椅、遮阳伞、景观花盆等设施既美观又实用。改造中还同时把镇中公园、公共厕所的风格与步行街统一起来。青砖、雕刻、诗句等古风元素无处不在,给居民一种古朴端凝之美。
走进古韵步行街可以看到,在入口处12个雅观别致“小木屋” 一字排开。黄师傅原来在这附近开了个手艺店,做着专门给人配钥匙的老行当。龙镇路改造提升后,他选择在小木屋继续经营。虽然店铺不是很“潮”,但大家伙认为他这些老手艺和老行当不能丢。不少来此的居民也表示,看到了手工配钥匙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辰光,“特别有亲切感”。
“晚上人多,一直要营业到11点钟,业务量能提升2倍多。” 张女士在这里主营新式奶茶,颇受年轻人欢迎。她表示,夜晚一到,店里四五名工作人员忙得团团转。这里的大排档灯火通明,笑声不断,富有生活气息,不经意间碰到因拆迁安置而搬走的老邻居,又是一番热情的寒暄。钱琳笑称,关于古早洛社的美好回忆如今迁移到这条街上来。“感受的形式变了,对幸福日子的更美好期盼没有变。”
“多姿多彩,乡镇的夜晚更有韵味”,这是当地不少居民对小镇夜生活的评价。走在小镇的街上,三五成群的孩童在广场上嬉闹,迎风起舞的阿姨们满脸笑意,夜跑的小伙喘息不停、时不时抬起手腕看看自己成绩,手挽手的小姐妹逛了一个个店,拎着一包衣服满意而归,交织成这个夏夜小镇最有活力的旋律。
(晚报记者 黄振/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