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新闻

抗旱“保绿战”启动

日均浇水300吨 为花草树木补水“解渴”

  持续的高温天气,不但人觉得酷暑难耐,城市里的花花草草也受不了。这两天走在街头上,有市民发现部分绿化带的植物叶子耷拉着,梧桐树出现黄叶、卷叶等现象。昨从绿化部门获悉,为确保街头绿化植物正常生长,安全度过干旱少雨期,一场抗旱“保绿战”已启动。目前绿化部门所有水车出动,加班加点的为绿化苗木浇水“解渴”。

  高温“烤验” 浅根性植物不好受

  昨天早上6点多,一辆洒水车在贡湖大道来回穿梭,绿化工人用高压水枪喷洒道路两旁和中分带的绿树。为让水流进树木根系,让花叶喝足水,绿化工人顾师傅从高处淋洒。“我们把喷洒调整为雾状,这样对刚栽种的幼苗或处于开花期的花卉具有较好的喷淋效果,能减少对土壤的冲刷和对行车行人的影响。”

  据了解,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会给树木带来一定伤害。一方面,高温会破坏树木新陈代谢的平衡,导致树木因缺少营养物质而受害;高温还会导致树木枯萎、树皮晒伤开裂,引起病虫害感染。无锡南长园林绿化工程公司养护科负责人李卫介绍,树大根深的大乔木抗旱能力较强,基本能安全度夏,但一些浅根花卉不扛晒,比如毛鹃、绣球、黄馨等花卉,它们吸收水分能力较弱,抓土锁水能力较差,高温曝晒后容易蔫。

  女贞、红枫这些性喜湿润的花灌木也难耐高温。干热风吹袭会造成叶缘枯卷,高温日灼还会损伤树皮,而且这一类树木的叶面大,水分蒸腾也增多,如果树木根部的水分一下输送不上来,植物体内的水分跟不上蒸发节奏的话,容易发生焦枯现象。另外,草坪的根系浅,无法汲取地下水分,主要依赖对雨水的滋润,干旱少雨季如不及时补水也容易“牺牲”。

  调整浇水时间 确保所有花草“喝上水”

  目前,绿化部门已把浇水作为当前绿化养护的重头。李卫介绍,进入高温天以来,无锡南长园林绿化工程公司100多名绿化工人、10辆水车奋战在一线,对市管和梁溪区管养范围的绿化进行浇灌,平均每天的浇水量达300吨左右。“夏季园林养护要保证浇水量,还要选择恰当的浇水时间”,李卫说,早晚气温相对较低,是补水的好时机,正午温度太高浇水反而会把植物的根都烫死。目前绿化浇灌时间调整为6:00-10:00、15:00-18:00、19:30-23:00三个时间段,重点加大夜间浇水力度,减少水分蒸发,对于新栽种和不耐旱的植物会重点关照,加大浇水频率。

  从市绿化管理中心了解到,为确保每一棵树都能“喝上水”,每辆水车都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后台能监测到每条道路绿化的浇灌情况。此外,绿化部门还对地铁3号线沿线新种植的绿化,运河西路、太湖大道的毛鹃盖起了防晒网,对浅根性的植物金叶榆等围水塘,让植物更长时间吸收水分,保证存活率。

  还有市民反映,近期市区部分道路的法国梧桐出现大量落叶现象,看上去无精打采。对此绿化专家表示,这是树木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行道树落叶是为了减少叶面蒸腾面积,锁住水分,实际情况没那么糟糕,一般浇水后就能恢复生机,不用太担心。” (蔡佳/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