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焦点新闻

探访高温下的“智慧粮库” 看守粮人如何确保市民“饭碗”——

粮食“抗衰老”有鲜招

  仓廪实,天下安。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无锡热成了“全国第一”,对于粮仓里的稻谷来说,眼下正是最难熬的季节:不仅容易“发烧”生病,而且处在虫害繁殖高峰期。为确保市民“饭碗”安全,粮库工作人员战高温斗酷暑,坚守在粮食收储和保管第一线。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城南路的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跟随“守粮人”进仓查粮,实地探访智能化“无锡粮仓”。

  关键字

  定制工业空调24小时控温

  站在高6.7米的“粮面”上,脚下就是2000多吨稻谷。近40个粮仓目前全部处于“满仓”状态,实际储存量8万多吨。

  江苏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副主任刘杰告诉记者,粮食保管很有讲究,一旦保管不当,损耗的粮食也是不小的数目。尤其在这种高温天,要保证粮仓的粮食安全,最好的方法就是保持仓内低温低氧。“这都是今年刚换的新空调!”刘杰指着粮库侧壁的两副“眼镜”对记者说,由于粮仓空间大,这种天气里空调必须“给力”。温度低可抑制虫害的发生,对粮食能起到保鲜作用。

  据介绍,这些空调都是为粮库专门量身定制的工业空调。相比以往的普通家用空调,更易控制温度。进入八月份以来,粮库适时开启仓内空调降温。“稻谷仓空调都是24小时运转的!”刘杰表示,这种模式基本上要持续到九十月份,等到室内外温度持平就可以开窗通风了。

  采访时,恰巧碰到前来查粮的仓储科负责人顾建良。“夏季以来查粮频率加密,由以往的每周两次增加为每天一次!”他告诉记者,粮仓粮食内部还有粮情测控系统可对粮温实行全天候监测,在此基础上再辅以人工测温,就能更加精准的控温了。他麻利地从墙上的工具箱中拿出测温仪,走到粮堆正中央:“现在的粮面温度约24度。”粮堆中下层估计在10度以下,越往上粮温就越高。

  关键字

  科学通风为粮堆储存“冷量”

  粮库通风也是门学问。通风可以为粮堆储存“冷量”保鲜粮食,但通风不当易造成粮食水分流失。“水分的流失会造成粮食的损耗!”在“守粮人”眼里,保持仓内温度可有效延缓粮食品质“衰老”。

  稻谷一般十一二月份进仓,正值冬季。粮食进仓时就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把关”:稻谷水分不能高于14.5%。“水分过高,粮食容易‘发热’,不利于保管。”刘杰介绍。

  由于刚收下来的稻谷可能水分不均,因此趁着冬季温度较低,利用外界冷空气通风降温,通风后粮食的水分、温度都会比较均衡。“冬季通风就是把冷量储存在粮堆中!”顾建良告诉记者,进入夏季室外气温升高,上层的粮堆温度会越来越高,于是通过降低仓温来减缓对中下层粮温的影响。只要“躲”过了夏季高温季,粮食的日子就好过了。

  粮仓通风时风机会派上大用场,不过同样是有讲究的。“空调功率要适宜,而通风时用的风机功率却要小!” 顾建良告诉记者,以前用的离心风机功率大,风量也大,导致粮食水分流失多。如今改用小功率风机后,粮食损耗明显减少。

  理论上说,通风时间越长温度越低,对粮食储存越有利。但是降温的同时还需要考虑粮食损耗率,这就需要讲究科学通风、有效通风。“比如冬季晚上气温最低时其实是最适合通风的!”他说,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改进,寻找通风“黄金点”在时间上严格控制,已经摸索出适宜的通风方式和时机。

  关键字

  对付虫害从“治”提前到“防”

  夏天是粮食最容易出问题的季节。除了控温,防虫害也是一点马虎不得。“这是今年刚换的防虫门!”刘杰进出粮仓都会快速地将“纱门”关紧。他告诉记者,自从把防虫线换成了防虫门,鸟雀老鼠再也进不来了。

  以前用的防虫线,虽然虫子进不来,但鼠雀仍有“可乘之机”。有时候,仓管员进仓查看时,稍不留神麻雀就溜进粮仓“抢”粮了。为了赶走鸟雀,仓管员不得不在粮仓里上演“人雀大战”。

  环流熏蒸是目前对付虫子的“必杀技”。在熏蒸杀虫时,熏蒸气体不能泄出粮仓。中科怡海的气体检测控制柜能“闻”出熏蒸气体,一旦发现会立刻报警。“今年第一次尝试改用S烯虫酯防虫!”刘杰透露说,在对付虫害上,正从“治”提前到“防”。在粮食入仓时,就将S烯虫酯这种可自动降解的生物药剂放在粮仓中,可起到抑制害虫生长的作用。

  看数据

  损耗率下降到 两年前的一半

  要守好每一粒粮的安全,离不开“粮仓保姆”——智慧粮库。在“守粮人”看来,这么多粮仓单靠人工管理难以面面俱到。刘杰打开电脑,智慧粮库系统立刻“跳”了出来,点击在线监控,有粮库各个作业点实时的视频图像。从粮食到港、检测、装卸、称重、入库,甚至仓内情况,监管平台都可以实时看到。粮食在储存中需要时刻掌握控制温度、湿度等要素,靠人工只能一项项检测并记录调整。费时费力不说,还相对容易出错。有了“智慧粮库”,可自动检测粮库内储存环境,绘制出温度、湿度曲线,到达警戒值会自动报警,从而保护每一粒粮食的安全。粮仓内的红外高清探头,通过电脑巡视一分钟左右就能搞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为了保证粮食新鲜,粮食基本在两到三年内轮换一次。通过这种常年购销轮换,保证储备粮油常储常新、品质良好。“进出库都是通过智能称重直接计入系统!”据介绍,目前信息化出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对进出粮的可追溯,人工没法修改,避免了“人情粮”,真正实现了粮食“看得见、管得住、守得好。”

  近期,2018年的稻谷开始出库。“这一进一出,就能看出粮食损耗率了!”刘杰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16年的粮食损耗比例为1.6%,相当于1000吨稻谷损耗16吨。近两年,科学运用储粮新技术新应用,采用冬通风、春密闭、夏控温、秋防治的储粮手段,即便是高湿的黄梅雨季以及高温酷暑天,粮仓平均粮温都控制在20℃以下。长期处于低温的环境下,确保储粮新鲜,出库的粮食品质如新。近年来,粮食的损耗率已降至1.1%,最低的达到0.7%,“还不到两年前的一半!”(晚报记者 袁晓岚/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