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看无锡

辅仁一对双胞胎一同录取“双一流”大学

志愿都是外语 长得太像让老师同学分不清 从小到大几乎不吵架

  高考本一批次录取工作开始了,考生在近期陆续查询到了录取结果。昨天记者了解到,辅仁高中的一个家庭收获了双倍喜悦:家中的双胞胎姐妹花邵昕文、邵昕雅分别被吉林大学的西班牙语专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法语专业录取。姐妹俩向记者分享了被心仪已久的专业录取的喜悦。

  姐姐因追剧爱上西班牙语

  妹妹喜欢法语音乐剧

  姐妹俩大学选择的专业都是语言,只是语种不同,姐姐邵昕文学西班牙语,妹妹邵欣雅学法语。为什么对外语情有独钟?姐妹俩开心地介绍道:“被录取的专业是我们高一时就定好的学习目标!”相比激动的姐妹,她们的父亲邵雪冬则有些无奈道:“填报志愿的时候我给她们提议填报财经、政法类的高校或专业,但她们首先否定的就是这些高校和专业。我告诉她们,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努力;不依赖他人,独立生活;学什么都可以,但要努力学。”

  邵昕文介绍,她们俩自小就特别喜欢看书,从小学到初中看了不少国外的小说,喜欢外国文学,或许对现在选择专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在上高一的时候,有一次在影视剧中偶然听到了西班牙语,被惊艳到了。我当时感觉是,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动听的语言!”就是这次偶然的机会,邵昕文对西班牙语有了兴趣,而高中丰富的选修课给了她更多接触这门语言的机会。“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选修了西班牙语,执教的美女老师水平高,给了我很多启发。”邵昕文把这位老师作为榜样,逐渐明确了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大学里向往的专业。

  妹妹邵昕雅初中时喜欢上了法国文学作品,看了雨果、加缪等法国作家的作品。“我当时看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翻译本,看得有些吃力,就想以后一定要读懂原文,好好品味这部著作。”邵昕雅坦言,从高中起她很喜欢《摇滚莫扎特》《摇滚红与黑》等法语音乐剧,选择北京外国语大学也有她的考虑,“我在哔哩哔哩网站偶然间看到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排演的音乐剧,就迷上了这所学校。进入大学后,我也期待着参加这样的演出。”

  这对姐妹花相似度太高

  有时连老师都分不清

  和很多双胞胎家庭一样,为了一碗水端平,给两个孩子准备一模一样的衣服、生活物品。逐渐长大的姐妹俩有了自己的主意:“到小学四年级我们就要求买不同的衣服,换着穿的话,穿到的衣服就能多一倍。”邵昕文还记得,一件她常穿的夹克衫有一次换给邵昕雅穿了,任课老师进入邵昕雅班级上课时那惊讶的神情。这对双胞胎因为相似度高,给同学和老师分辨带来困扰,她们笑言,有的同学和老师直到毕业都分不清她们俩谁是谁。

  和其他有兄弟姐妹的家庭吵吵打打日常不同的是,邵昕文和邵昕雅从小到大几乎不吵架。姐妹俩直言,自小两人不吵架,但小时候常心里暗暗嫌弃对方,“现在不会这样啦,我们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上大学就要分开了,我们既兴奋又不舍。”

  两个女儿自控能力强

  让父亲引以为傲

  生活上两个女儿最让邵雪冬引以为傲的是,她们从小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自控能力强。“姐妹俩很小的时候被允许在吃饭时看会儿电视,节目自选。她俩喜欢看访谈类节目,吃饭的时候看,吃完饭节目还没放完她们也会关掉电视。节目可以回放,她们会自觉等下次接着看。”

  从小养成的好习惯促使两个女孩多方发展,越来越优秀。姐妹俩是文科生,曾获得过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二等奖,历史、政治成绩拔尖,生物、化学、物理成绩也很突出,曾获得过全国生物竞赛的省赛二等奖。高考结束后,邵昕文想重新拾起小学时学习的芭蕾舞,主动联系了小学教舞蹈的老师要求学习。前往老师处学习一来一回要4小时,练习期间穿不同的鞋转不同的圈圈,“我没想到老师让我直接考8级,我也没想到我还能衔接上继续练,继续考级。”

  (陈春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