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无锡在副热带高压这位“大佬”的带领下,天天开启“炙烤”模式。8月的机坪更是摆出了要热融化一切的架势。为了确保航班正常、安全飞行,有这么一群人仍在战高温、斗酷暑,默默无闻地工作在高温一线,他们就是深航无锡分公司的一线员工。
地表温度逼近60℃
午后,空气和地面被烤得发烫。一股股热风吹来,令人喘不过气来。机坪监装人员小丁正在核对装机信息,他的每一寸裸露的皮肤都被晒成了黑色。“黑色是我们机坪监装人员的特殊标志。”机坪监装人员小丁说,“我们主要负责对现场监装监卸,对货物进行盘点,及时处理异常。高温对我们来说是一种磨砺,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要把好货物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对飞机和旅客的安全负责。”
在空旷的机坪上,没有一处可以遮阳的地方,没有一件可以降温的设备,有的只是烈日的曝晒、发动机的轰鸣以及高达五六十℃的地表热浪。中午时分,机坪地表温度近60℃,刺眼的阳光让人睁不开眼。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声,ZH8137航班缓缓滑入11号停机位。皮肤黝黑的机务小李挥舞着指挥棒,待飞机停稳,动作娴熟地插好旁通销、挡上轮挡、放置警示桩,然后两人手持工卡绕机做维护检查。“夏天对于机务人来说是最难熬的,要顶着烈日一丝不苟地巡视飞机各个部位。遇上雷电天气,在空旷机坪上指挥飞机也是很危险的。”机务小李说,“我们干机务的,天气再热,也得保持头脑清醒,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已经到预定时间了,该航班却因为流控不能滑出。小李他们只能站在机翼下等候。烈日炙烤的机坪散发出阵阵热气,他们的衣服不知被湿透了几回。小李说:“流控是常有的事,只要不让航班因为机务原因延误,我们在机坪待的时间再长也值得。”
刚刚把一架飞机送上滑行道的机务告诉记者,“烈日暴晒、机鸣刺耳,心情有时会十分烦躁。白天太阳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夜间的蚊虫叮咬和闷热。为了第二天的正常飞行,每个航后我们必须连夜排除机组反映的各种故障。夜间,机坪上许多叫不出名字的飞虫都喜欢往灯亮的地方来,有时候,我们还要钻进闷热的货舱或者电子舱排故,那个苦才叫难受呢。”
头顶烈日驾“烤炉”
上有炎炎烈日,下有灼人机坪,人在上面就像站在蒸笼里。而对深航无锡分公司货站的传送车司机来说,机场温度最高的地方,不是日光暴晒的机坪而是传送车的座椅。
深航无锡分公司货站所用的传送车是没有遮阳棚的,司机们直接接受着太阳“热辣之吻”。车辆运行起来电池散发出大量的热浪,烤得座椅上的司机笑称可以闻到自己身上有烧烤的味道。司机们驾驶着烤炉般的传送车,行驶在蒸笼般的机坪上,整天汗流浃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要将装好货物的货卡及空卡拉至机坪,为保证航班正常,他们必须马不停蹄地紧张工作且保证不能有丝毫差错。
一架飞机进场后,两部传送带车在装卸工人的指引下立即靠上飞机舱门。几位装卸工人迅速钻进货舱开始装卸货。在货舱狭小的空间内装卸货物是最考验人的,1米多高的货舱闷热不通风,又不能站直身子,装卸工人只能猫着腰,半蹲着把货物往里送或者往外递。工作了没一会儿,装卸工人便挥汗如雨,脸上的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外掉,上衣也不知什么时候被汗水湿透了,但他们都顾不上停下来歇一会儿。一位装卸工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记者说:“每次保障一趟航班后,衣服都能挤出水。我们可以说是机场最辛苦的人了。每次搬卸完,身上的水都基本干了,到了休息的地方马上要喝水,光我一个人每天就要喝掉好多好多的水。”
(卢雯 通讯员 崔寿伟/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