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看无锡

迎建党百年,社会各界捐赠珍贵文物

王昆仑无锡姚宝巷老宅旧物“现身”

  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无锡市档案史志馆面向社会征集“中国共产党在无锡”大型展览展陈史料以来,收到了许多社会咨询。昨天,该馆举行展陈史料征集座谈会,红色收藏家、摄影家、党史专家以及档案史志工作者提供了诸多征集线索。会上,市档案史志馆获赠两件珍贵文物:一份地下党员的回忆录、一只民国时代的煤油包装箱。

  一份手抄回忆录

  “我的家乡是江苏省太湖之滨的无锡。这里在旧中国号称‘小上海’。在旧社会全国有名的兵船牌面粉,就是这里生产的。这里纺织业特别是丝绸工业也比较发达。无锡城周围农村的很多贫苦农民,都把女孩子送到缫丝厂当童工……”“武工队员是英勇顽强的,敌人听了名字就会发抖……”这份手抄的“革命回忆录”,是无锡地下党员许丽娟的人生回忆录,生动再现了当年无锡的社会情况,更详细记录下她在澄锡虞地区坚持地下斗争的过程中,建立外线立足点和联络点、掩护领导、交通联络等方面所做的大量艰苦工作。

  这份回忆录从何而来?原来,1984年,许丽娟应无锡党史部门之邀,回忆了她的革命往事。她的丈夫张育吾根据许丽娟的口述,和许丽娟一起四易其稿,于1987年整理完成了这份长达数百页的材料。这份资料虽缘起于无锡党史部门,但完稿后并未留在无锡党史部门,而是长期由常熟市档案馆原馆长陈士良保存。陈士良看到无锡征集建党百年展陈史料的启事后,便向无锡市档案史志馆捐赠了张育吾手抄的许丽娟革命回忆录,让这份党史资料“回家”。

  一只煤油包装箱

  昨天,红色文物收藏与研究者周伟向市档案史志馆捐赠了王昆仑无锡姚宝巷老宅内的一只美孚行煤油包装箱。王昆仑出生于无锡城内姚宝巷,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政治活动家。据了解,美孚行为民国三年创建的经营火油(煤油)的企业商行,其生产的煤油灯和煤油很是畅销。这只煤油包装木箱长52cm,高46cm,宽26cm,箱面上有“纽约”“65磅”等字样,距今已有百年。周伟父母与王昆仑有亲戚关系,此箱是上世纪50年代,周家迁入王家老宅王昆仑书房侧屋后,王昆仑父母提供的起居品之一,后被用作煤球贮存箱。党史专家表示,这只箱子不但见证了王昆仑早年读书生涯,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见证物。

  市档案史志馆馆长宗翡介绍,眼下,“中国共产党在无锡”展陈资料的征集仍在进行中,前期,该馆重点对从无锡走出去的革命先辈后代展开了征集,已征集到秦邦宪在苏联留学期间的200余张档案资料照片,其中不乏秦邦宪在苏联留学的履历表以及秦邦宪党员登记表等珍贵档案。宗翡热忱欢迎社会各界向该馆积极提供征集线索,尤其是反映中共无锡地方党组织和历届无锡市委领导无锡人民开展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展陈史料,特别是能够体现历史发展进程,反映无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标志性、典型性意义的展陈史料。(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