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运博会

“千里运河独一环”

一河风景,一河情

  在无锡运河公园码头登一艘江南画舫,顺着古吴水流经的脉络,环行无锡城西线,到达清名桥码头登岸。全长8公里的水上之旅也是文化之旅,与美景为伴,有诗画同行,一河风情赏心悦目,回味无穷。

  环游运河,看“最无锡”景

  江南素有以放河灯来祈福的习俗,江尖公园里,一盏“玉飞凤”造型灯,光芒四射,照亮一方夜色,闪耀吴越文明。画舫拨开浓浓的乡愁,载着中外嘉宾一路向前。无锡环城古运河沿线,营造出飞凤迎宾、流金岁月、滚珠落玉、乡音袅袅、繁华商埠、龙凤呈祥、海纳百川、水巷情韵、码头威风、江南雅韵、吴韵悠扬11个场景,融入江南丝竹、锡剧、舞蹈、凤羽龙表演、管弦三重奏、花样石锁、昆曲选段、吴歌对唱等11个节目,情景交融,一览“最无锡”的运河景。

  作为京杭大运河上唯一抱城而过的河段,运河无锡城区段有“千里运河独一环”的美称,开凿久,保护好,沿河景观丰富多姿。去过不少江南水乡,南京姑娘小唐着实被处处精彩的无锡环城运河惊艳到了,手机、相机拍个不停。于是,她开始规划:择一处运河码头登船,在穆桂英、王兴记品尝无锡小吃;走江南水弄堂,访古窑文化;等日落,逛运河夜市,住南长街民宿,夜已深,第二天的“锡式”运河生活又在期待中了。

  一条高颜值的生态长廊

  筑堤、疏浚、清淤、打造生态景观……无锡对大运河实行着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大运河生态文明建设。而今,漫步无锡古运河沿线,可以尽享运河船舶穿梭之美、活水清水灵动之美、堤岸绿影婆娑之美、流域田园风光之美、沿岸人文景观之美。

  生态运河就是金河银河。为了打造一条高颜值的生态长廊,运博会前,12.8平方公里的古运河度假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大范围开展了环境净化、亮化、美化,重点提升了夜间景观、四季花卉景观,让无锡运河沿线可以成为人们长期打卡的网红景点。“几乎天天来,晚饭后走一圈,环境空气都很好。”家住亭子桥堍嘉禾现代城的顾隽看着家门口的河畔一点点扮靓,越来越多的邻居加入河畔散步大军。

  “ 一条河尽显无锡文化之美

  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的外墙上,投影出了无锡画家蔡光甫的《无锡米市》图,只见运河悠悠、万商云集、车水马龙、帆樯林立、一派繁华。

  大运河的“活”体现在她始终是一条变化的河,与古为新的河。随着时代发展,无锡运河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合理保护与利用。画舫一路行,沿岸的工业遗产还原了建筑本貌,结合时代需求调整了空间功能,焕发出新的活力。经过淘沙桥,八个桥墩壁洞中陈列了一组情景彩塑:惠山泥人、宜兴紫砂、无锡精微绣、留青竹刻、吴歌、锡剧……这些非遗项目皆因运河形成发展,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延续至今。

  来到大公桥,它与不远处的清名桥一同倒映在河中,构成了河上奇景——“运河之眼”。大公桥承载了无锡百年工商文化,是荣家大公无私的精神表达,历史悠久的清名桥更是海内外游客追捧的打卡点。两座桥本身就是文脉的绵延、文明的彰显。大运河孕育了无锡悠久灿烂的地域文化。将运河沿线文化亮点串联成“带”,在传承发展中实现“一条河尽显无锡文化之美”是无锡的目标。在运博会开幕之时,我们欣喜地看到“串珠成链、闭合成环”的无锡运河建设成果。而无锡,也必将与运河同辉共进。(张月 马晟 /文 陈大春/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