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老匠人、好邻居……大家都很喜欢这个住在新吴区旺庄街道尚泽社区、腰间常常挂着小工具包的“老赵”。作为一名有着36年党龄的老党员,老赵退休后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服务,一直坚守在便民服务岗,用自己的手艺发挥余热。
大家口中的“老赵”,全名赵岳仁,今年75岁,是尚泽社区党总支的党员,也是一名“老匠人”。老赵退休前是无锡国棉一厂做保全保养的机械工、厂里的技术骨干,对修伞、磨刀、水电维修等等样样精通,社区副书记杨显君对他赞不绝口:“他有这个特长,也有这份热情,每次服务都是他最忙!”
匠人手艺便民服务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就喜欢钻研修各种东西。拖拉机坏了,自己能修的话就帮着修一修;在乡下劳动割草后,镰刀钝了,就自己磨一磨。自己的伞坏了,就拆出来研究一下,试着修好它……”老赵津津乐道地介绍起自己的“钻研历史”。
每周三上午,都是“老匠人”便民服务岗的志愿者服务日。抽屉里、桌面上堆满了榔头、扳手、锯子等各种工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周三是固定服务日,不是周三就打电话联系。很多居民都把我的手机号存好了,有什么问题都会打我电话。我反正就近在这里,没事就会过来看看。如果发现什么东西坏了就去修。”
疫情期间,老赵主动提出了“无接触式”服务,请社区在微信平台上开通预约,让有需要的居民将物品寄存在物业前台。这些在现代化城市里已难得一见却相当实用的服务项目,受到了居民朋友的广泛称赞并迅速在周围传播开来。找老赵修理的居民越来越多,连周边社区如红旗、春雷等地的居民也慕名而来,老赵也成了大家眼中“最可爱的手艺人”。
“从小,父亲就经常跟我说,损人的事情不能做,能帮尽量帮。村上有什么要修的,父亲他能帮的,都会尽量去帮忙。从小父亲就是我的榜样。”在老赵的带动下,社区里一些有一技之长的党员也积极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伍。
暖心姜汤默默守护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社区人手紧缺。在发布志愿者招募令后,老赵第一时间就报了名。社区考虑到老赵已年逾古稀,将他编入了志愿者后勤保障组。每天一大早,老赵就来到“老匠人”便民服务岗烹煮姜茶,分早晚两次给社区工作人员、门岗保安、志愿者和物业保洁等人员送去姜茶抵御寒冷。两个月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那时,每天一来就看到老赵拎着热水瓶送来的一杯杯暖暖的姜汤,心里真的很感动。”志愿者许美仙一边对老赵竖起了大拇指一边说道。这种关键时刻老赵没有选择呆在家里,而是在身后为大家支持着。
“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歇着反倒歇出病来,不如出来为大家做点什么。”老赵说,“家里人都挺支持我的。之前家里一直都是我买菜,那段时间我去社区帮忙烹煮姜茶,我老伴就自己去买菜,让我不用操心家里。”
一杯杯暖暖的姜茶,喝在嘴里暖在心里,凝聚起众志成城的强大能量。(卢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