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教师日益成为社会受尊重和被羡慕的职业,但部分地方基层城乡中小学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问题仍凸显。记者近期赴湘川黔吉等多地基层区县,就此问题展开调查。
据成都市教育局统计数据:2019年在该市专任教师中,普通小学男教师占比不足三成;初中男教师占比不足四成。
在长春,截至2019年9月,该市专任教师中小学男教师仅占22.7%;初中男教师占28.6%;高中专任教师中男教师占32.6%。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导致部分地方中小学男教师偏少的原因有多方面。
——来源少。据四川师范大学统计数据,该校近三届本科师范毕业生中,女生占比超七成,2020届本科师范毕业生男女比例为22:78。
——收入有限。在湖南,一位中小学男教师告诉记者,刚毕业的大学生应聘成为特岗教师后,月工资加上绩效工资、补贴等,一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一个人吃饱倒是没问题,但想要存钱买房安家真的困难。”
多地教育局负责人坦言,部分地方中小学青年男教师收入渠道有限,现实收入水平与社会普遍对男性承担家庭经济责任的期待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