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江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将于9月23日正式开园。
据悉,开园后的第一个月为试运营期,游客必须提前网上预约,每天限制人数为6000人,预约系统已于17日10时正式开放,成功预约的游客可在23日14时后入园参观。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典型汉代列侯国都城聚落遗址。自考古发掘以来,备受国内外关注。记者为您盘点海昏侯国遗址公园的精彩亮点,一起先睹为快!
“飞龙”和“玉璧” 凝聚汉文化元素
海昏侯国遗址公园位于南昌市新建区东北部,距离城区约40公里。为了方便游客参观,目前已开通公交137路,9月23日12时还将开通公交旅游专线666路,游客可以通过自驾车或乘公交车的方式前往。
整个海昏侯国遗址公园规划面积约12.03平方公里,主要划分为遗址博物馆区、墓葬展示区、紫金城展示区、考古预留区、入口功能区、历史体验生态休闲区等6大功能区。目前面向游客开放的区域主要为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以及海昏侯刘贺墓园(一期)工程。
说到这里,不得不先提一提遗址公园内两大主体建筑——“飞龙”和“玉璧”。
“飞龙”指的是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刘贺墓中多次出现的龙形图案,凝炼了海昏侯国元素与汉文化特征。博物馆的南主入口广场延伸至水面之上,长168米,象征海昏侯国168年的历史(公元前63年至公元104年),同时广场又分为三段、共33级台阶,象征刘贺集王、帝、侯三种身份于一身的33年传奇人生。
博物馆分为地下1层、地上2层、局部3层(含夹层),设有“金色海昏”“书香海昏”“丹漆海昏”“遇见海昏”四个展区,展陈海昏侯国遗址各类出土文物1200余件。除了展示之外,还设有4D影院、VR体验、文化体验、餐饮购物等休闲娱乐区域。
距离博物馆不远的游客服务中心,从空中俯瞰,就像一枚自成环形的“玉璧”镶嵌在周围的湖光山色里。古人主张天圆地方,“以苍璧礼天”(因为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又为青色)表达对上天的敬仰和尊重,设计师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古人的敬畏。另外在主入口上方,还装饰有具有汉代艺术特征的画像砖。
麟趾金和青铜灯 大量珍贵文物首次展出
众所周知,刘贺为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哀王刘髆之子,虽然在历史上是一位仅在位27天的废帝,但生前仍是一位“多金”的王子皇孙,这一点从遗址出土文物上便一目了然。
自2011年开始考古发掘以来,考古人员共发掘出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竹简、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约1万余件(套),文物数量之巨大、工艺之精美都超越了同时期的诸侯王墓。
其中,金器数量创下了考古之最,出土了金饼、马蹄金、麟趾金及金板等金器478件,总重达到115公斤,数量巨大,实属罕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瑞评价道:“由于一直没有发现过麟趾金的实物,过去历史学界,对麟趾金产生过争执,这次海昏侯刘贺墓中既有马蹄金也有麟趾金,一下子就终结了过去的争议。”
墓中还出土了20块金板,形状均为长方形,每块重约800-900克,含金量99%,专家推测其为海昏侯国的贮备黄金。还出土了海量的五铢钱,初步估算有200万枚,每千枚为一串,我国“千文一贯”的币制计量单位可追溯至西汉。
除了黄金,出土的5000余枚竹简和近百版木牍也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重大发现。它们被分别放置在几个漆笥中,竹简各卷之间杂有部分木牍。这些竹简是专门随葬的,并非废简,推测是刘贺生前阅读的书籍,其数量堪比一座小型地下图书馆,涉及的内容更是包括《论语》、《易经》、《礼记》、方术、乃至养生有关的医书等等。
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件神兽玉饰。兽身呈侧蹲状,全身袒露,兽首正视,头呈倒三角状,双眼圆睁、鼻翼怒张,似张口吐舌。神兽玉饰出土于主椁室西回廊,原为一圆形漆盒上的配饰。经专家研究,这只神兽在汉代叫做“方相氏”,是驱疫避邪的神仙,而海昏侯刘贺玉佩上的方相氏造型独特,为此前所未见。
这一次展出的大量珍贵文物中,很多都是首次对外展出,比如 “南昌”铭文青铜灯(一个青铜豆形灯座,上刻有迄今发现最早的“南昌”字样,为江西考古史首次发现)、“元康”、“海昏侯夫人”奏牍、“海昏侯家钱五千”封泥匣、套箱提取的五铢钱等等,战国蟠螭纹青铜缶更是首次重磅亮相。 (澎湃)